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慢病毒生产ELISA试剂盒血清常用标本

[复制链接]

1161

主题

1161

帖子

1256

积分

留学海龟(十四级)

积分
1256
heshaoyu55 发表于 2024-6-1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病毒生产生物ELISA试剂盒检测中血浆一般可视为与血清平等的标本,标本中搅扰性物质是引起检测后成果偏高或偏低的主要原因,搅扰性物质分为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两大类:
  1.内源性物质
  常见的搅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本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s)抗体、穿插反响物质和其它物质等。
  (1)类风湿因子:血清中IgM、IgG型类风湿因子(RF)在ELISA试剂盒检测中,可与ELISA试剂盒体系中的捕获抗体及酶符号二抗的FC段直接结合,然后导致检测OD值偏高。
  (2)补体:ELISA试剂盒体系中固相一抗和符号二抗过程中,抗体分子发作变构,其FC段的补体C1q分子结合位点被暴露出来,使C1q能够将二者连接起来,然后形成检测OD值偏高。
  (3)嗜异性抗体
  类血清中含有能与啮齿类动物(如鼠等)Ig(s)结合的天然嗜异性抗体,可将ELISA试剂盒体系中一抗和二抗连接起来,也能形成检测OD值偏高。
  此外血清中嗜靶抗原本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s)抗体、穿插反响物质及血清中脂质过高、胆红素、血红蛋白及血液粘度过大等,均对ELISA试剂盒成果有搅扰效果。
  2.外源性物质
  外源性物质常常是因为用于ELISA试剂盒的血标本的收集、储存等不妥所造成的。如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储存过久、标本凝聚不全和采血管中添加物等影响。
  (1)标本溶血
  因为各种为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均可因红细胞损坏溶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符号的ELISA试剂盒中,会导致非特异性显色,搅扰成果。
  (2)标本受细菌污染: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因此,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相同,亦可发生非特异性显色而搅扰成果。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