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2 j4 Y2 n* n3 x" @) U) ~8 k1 T: o) ?6 ]
张国焘全家在加拿大的合影。) X% R& J" y8 e5 `
& P6 |4 d+ y% R, Q4 W
1968年10月21日,几名美国官员走进一座普通的香港民宅,拜访一位“重要人物”,以获得主人对大陆时局的高见,供美国政府参考。这位身居陋巷的主人,正是流落香港的中共前领导人张国焘。此次访谈的资料一直被美国政府作为机密文件收藏,直到1992年才公布其相关信息。 近日,笔者辗转从外国公开渠道获得其详细内容,其中耐人寻味的是,张国焘当时就预言邓小平终将复出……3 U3 Y* b9 e" y, i1 x
: O* G8 N" _' k' q. i) C“张国焘”这个名字,有人可能很熟悉,有人可能很陌生。他曾是中国共xxx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昔日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袖,也是中共历史上最有名的叛徒之一。他既有过投身革命的英雄人生,也有过为人不齿的叛徒生涯,更有着令人唏嘘的凄凉晚景。
: s* g- z# j: Z: l" f I8 ^) t/ y1 `1 M: ~: K' E
那么,张国焘为什么跑到香港?又为什么跟美国方面发生了关系?他在这次采访中又说了些什么?一切都要从1938年张国焘背叛中共说起……
" d/ P/ F! t: x3 ~3 a9 d8 t: m
2 a) T; H$ W$ y2 ~# _6 Y
7 e7 s% l! U+ Z2 C8 d( F& M/ q: j. S, c8 F C
晚年张国焘
0 C( F4 G1 k' }* e0 w5 o$ G: N0 h: j& G& T
/ z! ~0 F; s9 t7 ?9 o2 h* y% x# f5 ~$ j7 E. k4 E6 y
张国焘与夫人杨子烈的墓地' c5 K1 J8 P k
% X6 `& a' E5 o) e: z% ^5 [
- v5 b# f7 V9 Y
% k: M6 w4 F: h1 a5 v$ n$ r3 a) y4 n. f+ f
1 ? l X2 t( q3 \; l! l# H张国焘与毛泽东当年在陕北
: k4 ~, Z, {" k; ?& `3 Z2 I& S' x0 T" t+ y
" ]5 F6 G# k* A2 e$ F
1 b$ m1 J- \: V& _ f3 @年轻时的张国焘
1 M- g- G6 T( S4 F% L9 F. Z2 O! Y- k$ ^8 ]/ @% M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一直到长征之前,张国焘的革命生涯可谓可圈可点。但是,1935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之后,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张国焘野心膨胀,妄图以军力胁迫党中央,以获得党政大权。并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力主南下,事实上走向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此后,他一意孤行,南下受阻,被迫北上与中央会合。从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展开大批判,一向心高气傲的张国焘何曾有过这番遭遇,心里拒不承认错误的他决意叛党。
: U8 Y: q6 w/ H! U8 H( z! {- P& d/ C* v8 ?0 `
1938年4月,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逃往重庆,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在国民党,张国焘先后委身于军统、设计委员会等处,官场的倾轧令他郁郁不得志。全国解放前夕,张国焘随着国民党反动派败逃台湾。在台湾,他的处境更加恶劣,不仅没人重视他,就连自己看好的住宅也被强占,在这种情况下,心灰意冷的张国焘在1949年冬携妻子杨子烈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 \+ _. v( u2 l- }6 T: \* I: e
! k, ?$ N( J8 r0 L
美国人找上门来! ^) V/ ?+ r9 w3 y6 m' R
2 J* \ V6 b6 s; [) f在香港,张国焘一度与人合伙,办起了一个名叫《中国之声》的杂志,张担任杂志社社长,杂志自称“既反共,又反蒋”。但不久张国焘就与合伙人产生矛盾,张被合伙人轰走。离开杂志社之后,张国焘又去炒黄金,想大捞一笔,结果又蚀了本。“屋漏偏逢连阴雨”,妻子杨子烈又在买菜时摔倒在地,摔坏了臀盘骨,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张国焘愁苦难堪。这个时候的张国焘困顿之极,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4 a* U0 c: W/ p+ P% }5 v) c3 W; h9 x7 [
就在张国焘艰难度日之时,美国的一些机构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张国焘虽然已经离开政治中心,但他曾长期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他的一些见解和回忆或许对研究中国有着极大的价值。* x6 V( M: F$ G4 D5 O) T6 r
! ~% S: @+ V0 L/ o. r
在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表示希望张国焘为该中心撰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000港元。在当时,每月2000港元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对张国焘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时年64岁的张国焘满口应承,开始写回忆录。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了其回忆录的中文版权,这便是后来出版的《我的回忆》一书。- |9 M& r5 @, W3 r1 D: K
5 K& J* R: J% H; s! L( ~6 d
称“文革”难以为继$ X2 z4 V" R; z. X
0 w- ?2 s, K' N% _% o; y
张国焘虽远离政治,但仍然密切关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更何况这种关注还可以带来报酬。/ s2 B5 Q. p; v. |) D' {* X! i
& B# P+ f; b0 y2 ~但是,张国焘也认为,在“文革”发动以来的两年中,毛还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
. ~$ P8 V3 p. J. n对于那些“文革”中迅速上升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一些权力的“革命小将”和造反派,张国焘认为这些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那些年轻的“革命继承人”不能胜任工作反而成为负担。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衰落后,中国将回归平静,“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必然难以为继,将由此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 u& X1 O# {3 k, W5 i
W4 |" x2 g) K
大胆预测邓小平复出1 X. |9 U3 J* n2 _) m/ U
% j2 t+ X; l8 A2 u4 A# }
至于毛泽东选定的继承人林彪,张国焘认为他是一个很难让人喜欢,也很难共事的人。林彪被选为接班人,主要原因是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多年的下属,林对毛有着长期的忠诚。但林彪显然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张国焘推测,林彪会优先考虑军事方面的利益。* Y$ F6 u8 q2 G6 N) v' f. A- _9 H
2 v A4 b9 J; k# ?8 |9 d- E
在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政局将如何发展?面对美国人关心的问题,张国焘大胆地给出了预测。由于接班人林彪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所以在林彪执政之后,他将不得不更加借重周恩来,二者将会很好地合作,因为林需要周的支持和治国的专家知识。在张国焘眼中,周恩来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在周的率领下,一些“实干家”将出现并推动国家前进。
7 z8 @ c! y- g4 j- g
. Q% ?% e1 l0 |* r! y* V/ m. k此外,张国焘更是大胆预测,那些昔日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激进派,比如毛的妻子江青、陈伯达、康生等,都将很快地失去其位置和政治影响。在张国焘的眼里,康生是一个平庸之人,对政策或者经济都一无所知。至于当时已被打倒的一些人,比如刘少奇、邓小平等等,将会复出,因为治理国家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组织能力。
! U [3 _/ `- j$ ?' A9 a3 t2 ?6 z# ?1 p M/ }' T
减轻美国对华敌意: ^, j% L# b1 {+ C; q
( l' q% o9 F( q2 r美国政府极为关心“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的外交走向,张国焘认为对所谓“红色中国扩张的企图”无需多虑。“文革”以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一直在持续进行,比如当苏联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中国就严厉谴责,但其目的是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名声大坏,不具有太强的进攻性。9 @- j5 s2 w2 U. J [* Z! H: M
6 [4 b1 c1 J5 x/ {! h! K: y6 o张国焘认为:“在眼下的中国,国内的因素要大于国外的因素,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无暇过多考虑国际关系,现在外交事务并非重点,就连中苏矛盾和越南问题都被放在一边。”同时,张国焘又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西方国家往来时,毛泽东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比如,现在毛泽东之所以很关注西德(联邦德国),就在于它既反对苏联同时又有着中国需要的资源,它向中国提供了急需的货物。与西德一样,日本、英国、法国都将与中国保持友好的贸易关系,在此,中国根本不会考虑政治的气候。”1 {6 t& r: l8 s, w) [
1 S8 L7 F9 b- a+ @& ?" g张国焘的上述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在某些方面,张国焘的这些分析显然加深了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张国焘对中国外交的判断,无疑有助于减轻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意。至于其他方面,笔者就不敢轻下断语了。
, B6 Q# a- Z; @+ j V; ~7 ]
- @1 a7 J( V" N3 Q$ f; N# I; A在加拿大医院被冻死* K. z1 I" j' v, c" o+ t4 `! V+ n
& R: ]! R3 P9 d1967年,“文革”波及香港,作为中国共xxx的叛徒,张国焘觉得,如果还呆在香港将难逃厄运。惊恐之余,张国焘夫妇决定出国避难。1968年底,就在接受美国人采访后不久,张国焘抵达了其人生的最后一站——加拿大。+ p: E. J1 \$ S( ]# P8 v
! h. @2 i+ r* W6 p U' r& v刚开始,张国焘夫妇住进了加拿大免费的养老院。在那里,政府提供的养老金虽不能过上多好的日子,但也足够维持这对老夫妻的生活。1976年,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从此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由此转进多伦多郊区的老人病院。该医院的环境很差,不仅医生和护士很少,狭窄逼仄的病房也让张国焘气短。更令张国焘难以忍受的是,每到冬天,多伦多的夜晚寒风刺骨,缺乏足够供暖的医院分外酷冷,张国焘挺着中风的身躯在寒夜中瑟瑟发抖,只能靠自己带来的几块毛毯御寒。- q+ k! a0 C/ {5 W+ D4 e
$ }; B' `8 b& x: m8 E, P7 P1980年1月,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登载了国民党原武汉警察局局长蔡孟坚的回忆文章。蔡孟坚是张国焘的同乡,张国焘死后,杨子烈与他通了电话,讲了丈夫死前的情况:“(1979年)12月初,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
6 {. [. Q4 c3 y; E. I) s' M# T3 u3 U* z& T
张国焘的一生就此走向完结。而在三年前他曾预测难以为继的“文化大革命”,也已告终。, X1 W; Z) `0 {0 _( q) n
* x' }" R. J5 f1 z) L7 W7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