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寄居在砖窑厂里的孩子

[复制链接]

383

主题

383

帖子

487

积分

留洋博士(十二级)

积分
487
hantao..... 发表于 2017-4-21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凉山大山深处,他们随父母寄居在窑厂边简陋的工棚里,他们的父母每天挥汗如雨,希望孩子的明天会改变,而他们对山外世界也充满着渴望。从安徽合肥梁园镇拐向岱山湖景区大约20公里左右,再转向乡村小道不远,便是大黄窑厂所在地。穿过茂密的树林,一片低矮的工棚进入视野,门前或坐或站着几名妇女,怀抱着几个孩子,从她们“叽叽咕咕”的方言中,可以感觉到,她们都是来自外地。而在房子内,几个孩子要么躺在床上,要么坐在地上玩耍,她们大多光着脚,光着腿,有的甚至光着身子。房内有些凌乱,有些黑暗。图为住在砖窑厂里的曾静一家。他们住在窑厂简陋的房子里,曾静的父亲在外打工也已经很多年。 1.jpg
曾静的爸爸没有文化,他说只能干搬砖这样的体力活,一个月有3000左右的收入。
2.jpg
曾静和弟弟曾子豪在附近的大陆小学上学前班,但姐弟俩都没有户口。
3.jpg
放学了,这些窑厂的孩子从不远处的当地小学回来。在窑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上学
4.jpg
孩子们放学回窑厂都有车子接送,曾静和弟弟挤在放学回家的车里。
5.jpg
回家后的曾静充当起大人的角色,带着三个弟弟妹妹。曾静和弟弟早晨上学后,只留下两个妹妹在家,父母只是利用偶尔喝水的机会回来照看她们一下。
6.jpg
6岁的曾静带着4岁的曾志豪从学校回来后,两个妹妹躺在床上睡觉,她们的父母就在几十米外的窑厂工地上码砖。饿了的曾静姐弟跑到小卖部买来方便面泡着吃。
7.jpg
曾志豪吃方便面时,一只鸡突然跳起来抢他的面吃。鸡是生活在窑厂的打工族为了省去开支自己养的
8.jpg
这些在砖窑打工者的孩子很多都是“黑户”。除了曾静、曾志豪姐弟,来自云南昭通的罗天贵则为两个没有户口的孩子担心已经很长时间,因为大儿子罗仁礼都已经上五年级了,如果没有户口,后面上学都是问题。而最要命的是甚至自己的妻子也是“黑户”。图为罗仁礼的弟弟罗小卫在学校用午餐,他和哥哥中午不回家。
9.jpg
39岁的罗天贵和妻子是半路结合,妻子是四川人,从小就是“黑户”,罗仁礼是她跟前夫生的孩子,前夫已经去世,跟罗天贵又没有血缘关系。在罗天贵看来,要解决罗仁礼户口,必须先解决妻子的户口问题,否则罗仁礼面临着一辈子是“黑户”。图为罗小卫回到家中,在看电视,他的爸爸妈妈还在窑厂搬砖。
11.jpg
罗小卫回来后,爸爸妈妈不在家,他无聊地躺在床上,罗小卫没有什么话,也不怎么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
12.jpg
与曾静和罗小卫家境遇相似的家庭在砖窑厂里还有很多。图为来自四川彝族的和牛全一家
13.jpg
下午5点,下班回来的和牛在门前短暂小息,他已经在安徽打工十几年。
14.jpg
由于在砖窑上班,他和妻子也没有时间照顾儿女,而他的三个孩子都还没有上学。图为和牛的女儿和明将采来的花给弟弟玩,和明大部分时间里要照顾最小的弟弟,已经8岁了,还没有上学。
16.jpg
6岁的和平在门前用塑料袋玩游戏,在窑厂,没有电视可看,什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玩具。
17.jpg
34岁的阿敏也是来自四川凉山,她独自带着一个孩子随着姐姐姐夫出来打工,丈夫在家照顾另外两个孩子。
18.jpg
阿敏的女儿见到陌生人,紧紧抓着她的衣角,山外的世界对这些来自西部大山的孩子来说都很陌生
19.jpg
寄居窑厂,生活简陋而艰苦,但孩子们也觉得幸福。在曾静眼中,能够上学,能够和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在砖窑厂打工的朱启贵的侄儿说,窑厂里的生活条件比老家并不差,而自己所在的杨塘小学要比老家好很多,老师教的知识也丰富的多。图为回到家的孩子们在吃土豆,虽然他们随父母在外闯荡,但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少改变。
21.jpg
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习惯,来自凉山的孩子喜欢光着脚丫。
22.jpg
夕阳西下,窑厂里,几个孩子在抛碎石头玩耍。

[backcolor=rgba(0, 0, 0, 0.701961)]

32.jpg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