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于March 31, 2008 05:06:17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3 ? n- @- `* F. e: R. x8 M; ^
- S+ L& h, o1 i. ]6 p
9 I V7 H& V* h( O7 D# a1 |' c, V布什“耳朵”伸向中国: D. z! Q" j- k7 i7 S
+ W9 K R8 f8 s( b7 U8 j) n1 {3 P0 {, u+ s0 U
布什加强对中国侦听力度 陆海空全面紧盯
: P. \6 X9 X8 i; L( q U3 J# x' e4 u- f9 j9 w9 Y
5 H) s2 W+ T! I4 h5 {% v* V# S8 B
布什“耳朵”伸向中国
! j+ F" d/ ]/ U1 r+ T. @- s
& f' n+ r4 q# ^2 P+ @7 ?# {2 P+ Q& f4 j
2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举行新闻发布会。他说,美国通信公司应协助政府,帮助情报机构对国际长途电话、电子邮件等实施拦截和侦听,这既是反恐的需要,也是“应对中国与俄罗斯间谍活动”的需要。/ o3 W% u. n4 N
' F7 C. y2 k2 e8 b+ D
* n+ T3 W6 q% C7 Z2 c% H# l
布什作为总统,亲自出面要求加强对中国的侦听,使外界备感惊奇。但国际问题专家指出,实际上,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指令下属侦听、窃取中国情报之事,屡见不鲜;每当他想强化情报部门职能之时,也总是拿中国和俄罗斯说事。
5 [2 F! E a) d5 D# u5 v! U
+ [; \# L1 _3 z, |% Q9 a o k; z' w2 }3 ]0 m: T
亲自过问对华侦听" ]. v/ W/ I6 G2 F
0 o. X* s4 ]' b, Y# L4 W5 ]
" ^* z" @6 A' P7 R6 a+ M5 d- l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布什曾明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因此,他早就说过,美国的反间谍部门要加强对“中国间谍”的侦听。
. p/ K w& V8 r
b4 L$ R8 ?) B2 c% c+ E: x# Y; Z/ G2 H5 n) t0 V6 d
2006年12月,时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的保罗·赫斯特透露,按照布什总统的旨意,美国空军将开始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及泰国部署“全球鹰”无人战略侦察机。到2009年之前,美国空军将完成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部署“全球鹰”所需的建设和准备工作,首批将部署2架“全球鹰”侦察机,到2013年左右,将增至7—10架。此外,布什还亲自授意美国空军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就部署事宜进行了协商。如果完成部署,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美国的“全球鹰”战略侦察机将形成对中国的包围——侦察机上的电子侦察设备,既可探测到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目标,也能“实时侦听”这一地区的通信信号。对此,布什曾非常明确地表示:“我想听听他们都在说什么。”9 m& } w8 [+ B) m/ N4 n- ^
9 c4 D4 t- r) M+ C7 R) D
# ~( Q8 i$ N2 C$ c- e 2007年9月1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麦克·麦康内尔,在力推一个旨在扩大美国政府侦听权力的法案时说,布什总统认为,增加情报机构的侦听权力,不仅仅是为了打击恐怖分子,更主要的是为了对付“传统的潜在对手”,比如中国和俄罗斯。“要保卫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安全……对他们实施侦听就是最重要的手段。”而布什经过精心布局,推动国会给《保护美国法案》放行,允许情报机构在未经法院许可的情况下,对在美“境外人员”的通信信号实施侦听。
a: V3 Z4 t# [7 H1 e
+ Y5 p' O& G+ ?7 M
+ _# V6 V$ C# L5 T" ~ 把间谍设备安到珠峰上! Y) T; f, n% S! N7 n& s. T
: I9 J& \3 [' G3 ~% ?/ R& ]
8 P% v& G5 y1 ~ `' }' s
布什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侦听力度,有传统与现实两方面的考虑。
- M% E3 z6 z8 `: i
) b3 V) l# c0 L/ Q. x
6 k5 G2 ]& W9 {' e* y- }8 W5 P 从传统安全的角度看,美国对中国的情报活动从未中断。美国对新中国的情报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入藏之前,美国中情局就开始关注西藏,曾经派遣大量间谍前往。美军甚至在珠穆朗玛峰上安装了间谍设备,侦听中国官方的语音通信情报。' m: ^$ a h3 X5 R8 I/ h
& P+ e, }- B2 c% n5 C3 ?; S( A" C% v9 ~, [( i
从现实角度看,侦听一直是美国掌握他国情报的核心手段。2003年,布什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就伊拉克问题在联合国举行会晤。奇怪的是,会晤一开始,布什就强硬地对希拉克说:“你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所有观点,我都反对。”这句话惊得希拉克半天说不出话来。事后有媒体透露,布什早已通过情报机构,对希拉克的电话进行了窃听。/ `* F6 D* u. U t* ~
n& ~$ Q! L/ t& P7 ~
; e4 U: [- s- ?7 {; n/ I
有统计表明,全球1/10的电话通话被美国侦听。迅速发展的中国,自然成了布什政府情报部门的重要侦听对象。
0 T/ E% G3 h! T1 c. a. \. U: A+ p
/ @! |( E9 E9 _. G) n) A' y0 u7 T: Z
鲜为人知的是,在布什及其军事班底的部署下,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暗战”——那些被形容为布什的“耳朵”的谍报老手,展开了针对中国的陆海空立体侦听。
& g* k6 ^# ]5 J& ]! F$ \
& m( g% v3 J! o; N
% t) X2 c. ~0 S- e布什陆上“耳朵”紧盯( g( i1 U) ~) }" N9 P" m* h
$ \- Z" C$ ~, x& [
4 `7 [6 g4 u# ] K( k9 w 在布什众多的“耳朵”中,最特殊的也许就是活跃在陆地上的那一只——情报老手简·泰伊上校。
! J( S+ Q& x1 F) V' c# ]- O3 m+ {* o$ \# L
^( _5 u5 ?7 H8 [1 J) O! m- N
她是一名女上校,很多直送白宫的机密情报,都先由她整理、分析。
9 P3 R, J. w, M/ W7 F4 F1 |1 h# k/ X0 j+ N! O. _
' C X1 r7 U- I! C2 g/ X8 Y0 z7 x& K 荒唐报道牵出“国家机密”) u5 F# D4 \8 U( t$ ^
# s# V* O4 g4 z, U1 u6 A; ? M5 O, F1 a* o9 y# O6 U
2007年12月21日,美国《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盖特茨,在所谓《中国窃听美国间谍活动》一文中,引述“美国情报官员”的话说,“中国间谍”利用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夏威夷一个侦听站翻译情报的机会,不但探得大量绝密情报、窃走技术密码,还将侦听站的多名情报人员“拉下水”。
0 K7 T5 J% |; ~8 M' {" i
! G# J7 ?) s2 }2 V* T4 N1 P7 U
7 a1 s+ J* X# k 盖特茨的文章刚一发表,就被美国情报专家斥之为胡说八道:“一个担负对华情报任务的绝密机构,怎么可能随便将翻译绝密情报的工作交给外人?!”
! ~. \/ y# u/ @2 R
3 g, m% r- s& L
+ ^7 ~$ S P9 R( r+ V3 X, u 不过,这篇报道倒是暴露出了一个美国“国家机密”:位于夏威夷的库尼亚侦听站,并牵出它的幕后总指挥——美国国家安全局夏威夷地区安全行动中心主任简·泰伊上校。
# C: R2 g; Z$ F; H/ S8 m
' `5 b9 J% g; ]* h# `8 T- \/ `4 J; l6 V9 |# Q6 P. I
这个神秘女人,年龄不到50岁,真实身世极少被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官方网站,只是在一些文件中公开过她的姓名。而夏威夷当地媒体也只报道称,泰伊先后获得过电子工程和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手机CDMA频道模式与分析》的内容,与她眼下的工作有直接关系。泰伊加入美国海军后不久,便又 “转战”至美国国家安全局。
. O: Z/ N1 ^& G5 H6 W; [1 d1 g Q* k$ O! d
- I+ i6 ?" l& J0 `& F
本刊经多方了解得知,2006年6月,泰伊出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夏威夷地区安全行动中心主任。一名曾在库尼亚侦听站工作多年的前情报官透露:“我们的侦听站内有很多不同族裔的同事,泰伊上校居然都能用不同的语言,流利地跟他们交谈!她的汉语也说得不错。”: ^6 B' `' ]' W2 l5 M
% \" Z7 e6 X0 r4 s$ V; [
# A* Q1 Z4 h) b; p
实际上,泰伊不但看得懂中文、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甚至还粗通粤语。她曾告诉库尼亚侦听站的华裔情报人员:“小时候,我有一家华裔邻居。很多华裔不擅长跟白人打交道,但这一家却很不同,他们非常热情,是社区里的明星家庭。他们很愿意免费教我们学中文。刚开始,我只是觉得学说汉语很有意思,但后来,我慢慢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上大学后,我选修了中国历史。”# V7 n3 D; v7 i; q+ P# k
' V! h+ Y. o/ X, t3 S
' L4 m' i5 S8 x- C( m- Y2 ?
据说,泰伊的宿舍“很有中国味”——书架上堆着中文书籍,其中一些书是介绍中国方言的;屋子里有关中国习俗的光盘也不少;在宿舍窗台边,挂着一些中国手工艺品。4 S' j& O4 u3 \& Y y$ j
( g2 i2 W1 M" B. }! K5 ]
+ J7 a3 ~2 P" P& p( S) W0 C “中国情报总协调师”
9 _0 N& l; }9 w. |8 W3 B5 P# f: X& i+ @: e- G6 M$ M
. h: f/ ^! k" i {
“我将全力以赴地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这是泰伊在就职仪式上的一句誓言。了解库尼亚侦听站的人都知道,她“保卫国家安全”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侦听中国。因为泰伊掌管的库尼亚侦听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侦听、窃取中国语音情报的最大情报中心。. N$ C/ S, Q; Z6 h
3 d m' z* O" ~5 _/ Z: W
, K# f0 x) g1 X6 H 夏威夷库尼亚侦听站曾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历史。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军方耗资2300万美元,兴建了一个代号为“孔洞”的建筑 ——一幢三层大楼完工后,又被浇注一层厚厚的混凝土,从而变成一个阴森森的地洞。从建成之日起,它就成了美军情报部门的一个重要据点。20世纪 90年代,它被划归美国国家安全局,成为该局夏威夷地区安全行动中心。
& W, d! w# ~- o8 W$ K' g* \0 Q1 w$ u- J
5 G6 E; _* p% k4 L
泰伊入主库尼亚侦听站的时候,这栋庞大的建筑内,已经聚集了2000余名情报人员——来自国家安全局和各军兵种的情报人员、密码破译、翻译、技术与工程人员;并拥有两套先进的情报侦听系统:一套是主要用于侦听汉语语音信号的系统——针对从中国打出或从海外打往中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另一套是截网系统——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一旦发现国际长途电话中有敏感字眼,会自动锁定和记录通话内容。
5 S0 J8 n! @7 ]$ s \9 {7 K
# V! l* Q% i( \- o, ]7 z; B# I6 E; e# N
/ `( Z% r( b) L7 G8 f: j) Y 坐镇库尼亚侦听站的泰伊,不仅仅是这栋建筑的主人,她还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美军侦听站的“中国情报总协调师”。
. u+ c1 L* j# ~; P0 ~: O
4 Z. z' }/ X7 D, i3 D+ G( ~% e, S5 ?6 c4 Z- P W" W
据透露,美军在澳大利亚西部的杰拉尔顿镇、新西兰南岛上的怀霍派河和华盛顿州东部的亚基马练靶场3个地方,设有专门针对中国的侦听站。另外,台湾当局从美国购买的10套卫星侦听截收系统,已于2004年部署到位,专门用于对大陆进行侦听。这些侦听站和侦听系统所截获的“情报原材料”,不少都要汇总到泰伊手上,由她安排汉语专家进行筛选、翻译、分析和整理,最终形成“成品情报”,然后直送白宫和五角大楼。! w$ Z9 Z. Z$ S9 {' c( ~5 ^
; u. ^8 i+ R: ?
- _2 z" i9 R/ h# m) u) i2 j: t
大量招募汉语翻译人员, @$ t1 W: o& V4 Z" p& i
0 h2 H; ?9 i# x' ?: v- [6 }$ ^7 g5 ]# Y
1 }% [( f( `0 y5 V1 r" l' H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情报需求量的持续迅速增加,夏威夷库尼亚侦听站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去年10月,泰伊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次情报工作会议上说: “库尼亚侦听站不仅继续担负着侦听中国国际长途电话的工作,还要负责翻译、分析、处理太平洋美军通过侦察机、侦察舰和间谍潜艇所搜集到的汉语及其他亚洲国家语言的情报,因此,我们的人手严重不足,急需扩充我们的队伍力量。”3 ^. g# J Y1 F* s9 q+ ^7 \
4 X9 f9 T T9 C& i/ A2 f4 r* {$ |2 d7 E; z
美国国家安全局很快就满足了泰伊提出的要求,在2008财政年度增拨3.18亿美元,为库尼亚侦听站兴建一幢占地70亩的新情报大楼。据透露,新楼将于2010年完工。到那时,库尼亚侦听站将具备更强大的对华侦听功能。
) X& m1 r3 L* |+ P0 Q) m: M! Z/ Z* d4 q ~8 t% b& ?1 l
* ~1 K. q" V0 } 据透露,库尼亚侦听站现有情报人员2100余人。新情报大楼建成后,这支谍报队伍将再增加700名军方和文职情报人员,其中1/4是汉语翻译。目前,只要登录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官方网站,就能看到不少“需求汉语翻译”的广告。有报道说,这也是在为泰伊招兵买马,以方便其展开更大规模的对华侦听活动。
4 s: v; x; D8 J9 ?
' L1 b2 e/ @4 }1 F! p0 W* l5 O. [0 U; q* O
布什深海“耳朵”暗算" j2 H, y( c/ |; C9 ]. w
# G7 d5 K! u( a
/ ]' D! F! _- Z n ^6 \7 \ 就在库尼亚侦听站紧盯中国越洋电话信号的同时,在太平洋汹涌波涛的深处,一艘潜艇正幽灵般游荡着。
7 ]2 Q, b$ V2 a4 G. C. i
. ^7 m% c; m& k. X0 g+ p) `0 v* K1 ^ y- b3 o; l% s0 G+ z
它的使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独一无二”——窃听海底光缆。通往中国的海底光缆,就是它的目标之一。! c1 k3 r v5 t+ T1 ^0 w
. M1 ~/ N. J# W9 S/ O' W, Y- G1 o. I7 Y2 a+ b; t. |3 M
直通白宫
9 i# k4 z0 I, k$ I8 O! {( \
0 O! {5 P3 U5 f% D. U/ o" Q0 |0 U+ V* R) L+ _2 o
2006年12月27日,中美间的海底光缆通信突然中断,导致中国大陆与海外的互联网联络全面瘫痪。虽然外界将这起事故归因于台湾大地震,但有传言称,这也可能是“美军窃听失手”的结果。- M, \4 o: z! A% A: A4 n
# B: n4 `. L2 T1 A& x9 e- }+ b: O( E+ f# J
尽管传言根本无法得到证实,但美军一个天大的秘密——“吉米·卡特”号潜艇艇长罗伯特·D·凯尔索,率部在太平洋对海底光缆实施侦听的间谍行动,“不幸”被曝了光。
& F4 H! B* h: }6 o- `; f( k( t3 ~5 H: e8 r: W
% V1 H- C3 [1 J; Q9 V1 ^ 凯尔索如何对中美海底光缆进行侦听?据驻韩美军所属的《晨鸟报》透露,有军事专家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太平洋水下300多米深处,排水量为 1.2万吨的“吉米·卡特”号潜艇,静静地悬浮在冰冷的海水中。坐在指挥舱内的凯尔索神经紧绷。在他的指挥下,艇尾的一扇舱门悄然打开,数名身穿特制潜水服、携带防水照明灯的潜水员,悄无声息地向横在艇首不远处的一条光缆游去。他们迅速合力将光缆拖进潜艇的一个特制工作舱,然后麻利地将其剥开,并安上一个特殊的窃听装置。接着,潜水员将光缆悄悄地复位……1 d/ S2 M' ^, [% m. Q6 M' m
8 J1 U1 Y0 t& f
3 T4 v: ~3 r. ~1 p# Z. L) s5 z) Z “吉米·卡特”号潜艇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号称“全球最先进的间谍潜艇”。由于它担负着特殊的侦听使命,因此,艇长凯尔索受太平洋舰队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双重领导。据说,凯尔索的一些具体行动,甚至需要得到布什总统的亲自批准。$ ]8 Q g& M* o8 f( g' c) C K
- r) w- [& g9 g) y2 l& h$ A
" X8 {! V, X, X 由于“吉米·卡特”号潜艇的侦听行动涉及他国的通信安全,一旦败露,必将引发外交争端,因而,其行动相当诡秘,从不公布航程,甚至连官兵的离港时间都不向外界透露。
' C1 Q* j+ J- X1 i' O2 m0 g- h2 x' [: c" A' W( T
, n" i/ V; c8 e, x 美国海军的一名专家曾形容说,凯尔索就像是布什总统安插在深海里的一只“耳朵”——一旦“吉米·卡特”号潜艇截获价值特殊的情报,他有权“直通白宫”。( i$ c! p1 d q2 h: B; i
. C9 e3 F; |- J. j, l% G
6 k6 T' z& I* o 父亲的建议
. _0 u% \5 f/ b M; j# a" L$ P. M* B* h1 o. [
" z9 v8 c. s) C 在“吉米·卡特”号潜艇上服役的150名美军官兵,都喜欢称48岁的艇长凯尔索为“西部牛仔”。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田纳西州的他,为人豪爽,与牛仔毫无二致。
9 a2 ]! }; U' i: S( V3 {; g$ h# H0 q& q( m
+ w9 g1 i8 P4 f" W; i- j
凯尔索出身海军世家,他的父亲弗兰克·B·凯尔索,曾指挥美军舰队空袭利比亚,也参加过海湾战争,1990年6月29日升至上将军衔。
# ]9 x4 ?/ X. I3 m- q1 I& }- d" P2 o9 D! l
, u- @ T/ F8 K( b% M4 u0 _* }
受父亲的影响,1983年,凯尔索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美国海军,后又到美国国家战争学院进修。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凯尔索需要选修一门外语。当他征求父亲的意见时,老凯尔索直截了当地说:“学汉语吧!”) d3 L" W# }! F
% P$ R" E) K# \$ H0 J% R2 ~8 p5 ^ @* B/ q
老凯尔索从未到过亚洲,但他却对儿子说:“美国海军未来的对手在亚洲,而且最有可能是中国。”凯尔索听从父亲的建议,选修了汉语。当时,他并没想到,懂汉语,竟成了日后他出任“吉米·卡特”号首任艇长的重要原因。
5 w k) d; d' T2 V3 Q- H# [7 l3 {% j) I
( A' {3 g1 p7 V# |- E9 t% {* Z3 _ M
2005年2月,美国最先进的间谍潜艇“吉米·卡特”号即将正式服役。一时间,由谁出任该艇艇长,成了各方讨论的焦点。当时,五角大楼乃至白宫,都有 “重磅人士”向海军作战部推荐人选,但海军作战部和国家安全局却同时相中了凯尔索,因为在所有美国海军官员中,几乎只有凯尔索符合要求:有丰富的潜艇指挥经验,蹲过机关,搞过情报,学过汉语。
! _8 E+ n( P+ a) E0 O# I" t+ A' n, b* p. D0 s
7 w! q$ J9 @9 u( M8 D 2005年2月18日,凯尔索登上这艘造价35亿美元的潜艇,成为其首任艇长。* k* ?8 O7 B* C$ ~# H
$ S( Z0 M I$ g0 Y7 y6 _3 H
`$ V7 M2 y4 ^: h _
冒险出航2 F$ W; w+ V% T
1 w7 N R2 k; x% j# C" o
, \" u2 S4 Y, T 2007年6月,美国《海军时报》的记者曾问凯尔索:“‘吉米·卡特’号是否窃听过海底光缆?”凯尔索笑着回答说:“我无法阻止你那么想。”
8 `0 t% F1 q3 t2 j, S5 u$ I4 O8 O
- a4 y5 z0 Z. s
凯尔索没敢直接否认记者的猜测。实际上,自出任“吉米·卡特”号潜艇艇长的那天起,窃听海底光缆,就已是他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 Y$ m5 A/ a5 ^$ i6 ^9 ]1 N; v2 f- f& {# h6 e5 e3 q; W5 G
: ^8 l7 ^% Z- y" U) b/ {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卫星与微波通信,仍担负着全球90%的国际长途语音电话与数据的传输任务。美国设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地面侦听站,以及环地球绕行的间谍卫星,使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轻而易举地窃走想要的机密。然而,10余年后,挑战出现了——遍布世界各大洋的海底光缆,成了全球电话通信的主要途径。这一传输方式的改变,使美国国家安全局原来的侦听手段几乎全部报废,侦听员们很快全都“聋”了。( s% R9 x+ U C* [+ @& {3 C
G: _% d/ u' B" ^9 p6 y
2 g8 G( {8 M: _% ]$ c2 V 1989年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始秘密研究对策。5年后,一个既可用于水下作战,又能窃听海底光缆的“超级武器”——“吉米·卡特”号潜艇,横空出世。' v2 G: F: s$ j: X2 ^; n8 O
% f& A( I- J" K
+ ?6 u/ |) g$ s
美国海军前情报专家、五角大楼和国会前军事顾问诺曼·波拉瓦尔,曾勾勒出一幅凯尔索率众在水下窃取情报的画面:“潜水员们将光缆拽进工作舱内,再让专家在舱里精心干活。这往往需要花去一天或者更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对光缆下手很不容易——光缆的最外层是不锈钢做成的管子,第二层是防海水的塑料,再往里缠有两层钢丝。专家们得先剥开这三层‘外套’,才能将窃听器接在最里层的光纤上。然而,用玻璃做的光纤非常脆,一碰就断。一旦光纤发生断裂,凯尔索的行动就有可能被发现。”
; T' u( k9 U4 W$ Z" ~. i. x( W
2 |% ~& R h' R# `6 J6 ]
2 Q- a4 l5 O7 w" s2 [( g- g! ~ 那么,凯尔索所侦听的重点目标有哪些呢?美国情报专家透露,中美海底光缆系统,是其重点。这条光缆连接着亚洲和北美洲,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光缆之一,全长约3万公里,共有9个登录站,中国的登录站分别为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此外,连接中国上海和日本宫崎的中日海底光缆系统,也是凯尔索眼中的“目标”。& F7 F b$ _ ~9 u
* J/ c; Y6 D; k$ \/ C: }( a$ Z
+ u. k$ N7 V# p9 w% A0 G3 x
凯尔索的“海底窃听事业”,也许是美国海军最具风险性的工作之一。其一,一条海底光缆,可容纳1亿部电话机同时通话,凯尔索无疑要时常面对大海捞针、一无所获的窘境;其二,侦听海底光缆的行动,往往是在深海进行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其三,“吉米·卡特”号潜艇的间谍活动一旦败露,必将引起法律乃至外交纠纷,到那时,凯尔索定将成为华盛顿决策层的“替罪羊”。; J. u& f8 Z* H+ e: x7 O
7 Z& L: P- l2 L0 D* C4 v8 ]& Y
7 N- C* C, `% B; Z( l
然而,凯尔索没有第二个选择。作为布什派到深海的一只“耳朵”,他只能冒着风险,不断出航。
& Y# D& Q$ F/ B5 f
: q' Y- \ {* G( S5 F! `( V) }( I7 h$ S" O! U2 N
布什太空“耳朵”过滤5亿手机信号5 P2 Z0 u1 N; S1 O/ N
' W7 h3 ^* Y# H: m8 \6 b* j& X5 E/ f! m7 A: ?) a
除了地面侦听站和深海间谍潜艇,白宫旗下的情报机构,还在太空中放飞了大量的“耳朵”,不放过电波中的“中国声音”。) Z9 m o3 i* q
8 D0 F0 u* x1 T$ ?8 s$ ]
4 [6 t* M- Q; c* f
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了5.4亿户。用手机通话,早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用手机通话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即便是他们的闲聊,都有可能被美国在地球上方3.6万公里轨道上运行的间谍卫星记录下来。其中“有特殊价值”的字句,可能被分析、整理后送到布什的案头! R3 y5 H3 F% ~- {+ ~
/ ?' d" `3 F8 l8 r# p
# V) q# n& D) k- W; Q
这并非耸人听闻。
- w* H# w7 L0 p# s% C
7 \. j; Y1 _% t1 w% [3 F' ]- [
负责侦听中国手机信号的,是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它的掌门人叫斯科特·F·拉奇。作为美国最绝密情报机构的“一把手”,拉奇掌管着美国多颗先进的间谍卫星,专门从事窃取世界各地无线电信号及各种微波通信信号的工作。而捕捉、截获中国人的手机通话内容,便是其工作重点之一。
( x( [* V$ e! K8 T. e. \. G$ l' s9 O
y# [2 C3 c8 w' F7 G
6 x% `% ] k F( b5 I 拉奇的身世鲜为人知。外界只对他的“仕途”稍有了解——在踏入美国情报界之前,1979年毕业于中佛罗里达大学的拉奇,在电子光学和半导体行业干了整整 7年。随后,他被中情局优厚的待遇所吸引,开始了长达22年的情报工作。2007年10月,经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与国家情报总监麦克·麦康内尔的双重批准,拉奇成为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主任。1 I0 A: `( F s: |3 S0 b
" g; {; y0 L$ [" {) y0 T
7 f Y8 p# S5 U
华盛顿高层对于这个老牌特工的新任命,曾在美国社会引起不少关注。因为成立于1960年的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虽然名头不响,其权力却很大, “该机构发布的指示具有国家级权威”,美国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以及美国境内外其他情报机构都必须执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影响着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所以,拉奇一旦发言,布什就会认真听取和考虑。% B3 L. q( t* {8 R
, j% [' y( T: N- C: b/ h9 X; `) H; H5 k0 N: ~1 r6 z7 P
拉奇也对自己能“荣任”这样一个权威情报机构的掌门人,感到无比得意。他曾炫耀说:“国家侦察办公室的对华情报工作也很出色。”1964年9月 29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腊斯克突然宣布:“中国已经做好了试爆首枚原子弹的准备,不久即将举行试爆……”这一预告使西方社会大为震惊。果然,就在腊斯克发表此番讲话后半个多月,即当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原来,美国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与其国家侦察办公室间谍卫星窃取的情报不无关系——为了侦察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动用了6颗间谍卫星,不间断地刺探包括中国军政人员通话内容在内的各种情报,以窃取机密。) ^( l; W z8 c5 |1 j4 s# V
4 n+ ]6 m; m5 i1 t1 Y# Y8 o$ Q" N9 H
8 A0 M$ R( K- Q2 ?: P$ M' R- ? 不过,拉奇若想再现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当年的“辉煌”,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了。
" X/ }+ z+ I" E, Q/ O3 k, j! T: L; t$ H4 R/ V( f
2 X) } _$ s. E7 P! r( R+ s8 G
目前,拉奇掌管的间谍卫星主要包括两种:电子侦察卫星和成像卫星,其中前者可以对中国实施太空侦听。鉴于国家侦察办公室的“强大实力”,美国情报史学者里切尔森曾声称:“只要(中国)把无线电通信信号发射到空中,我们就有办法弄到它。也许无法搞到所有的信号,但我们确实能过滤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负责具体工作的拉奇,却忧虑地说:“中国的通信保密技术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提高,美国间谍卫星获取其情报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此外, “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各部门“透支性”地使用国家侦察办公室,既让其搜集恐怖组织的情报,又让其死盯全球热点,使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不久前,拉奇就曾有气无力地对五角大楼官员抱怨说,他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y0 ?* s" `* g* @
4 E' K: W& X1 [1 B+ Q. u5 o; _+ @; \( I8 ^# u# w$ O
美国的对华情报战) ]: s' f: ^3 ~+ `5 c1 x% H
) D( k F1 S3 c _5 B5 K6 C
# T7 n" b3 Y; x% W 情报刺探历来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 M! F, q7 Y1 ~! }/ I/ ]6 Y7 _% b% n& p9 X% \! Y
; z! S/ s: W! ?0 Y* a2 _' P
表面平静的中美国际交往,其背后实际上正在进行着一场隐蔽的斗争——美对华情报战可谓无孔不入,无时不在。2 Z" Y7 _! m; ]6 W
5 T3 U8 @/ F7 s5 w1 l/ l
& G. Y; d4 y/ {: ]# _( @$ O 情报系统提供的信息,影响着外交政策,美国政府急需通过情报来权衡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有效的对华决策。然而,情报也是一种制约。一方面,关于中国的情报内容,影响着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情报来源的局限性、选择性和倾向性,也制约着白宫了解中国的视野和角度。
& O. | n" Q2 n% h7 [5 S4 C/ x- @1 \8 U* _
$ J: A2 B% g* P9 k8 d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对立,中国自然成了美国情报工作的重点对象。其中,军事战略机密,是美对华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前,美国肆无忌惮地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对华情报工作,各种公开和挑衅性的手段无所不用,如冷战时期曾派U-2侦察机频繁入侵中国领空,进行军事侦察活动。" S3 r5 u+ E; v" k5 B/ `
, I) B& p4 r7 {$ j+ E+ x( i% x9 Q0 n! a( [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对华情报工作的公开和挑衅性有所收敛,但活动的密度和数量并未减少,反而更加不遗余力,只不过其方式变得更隐蔽和多样化。: e1 }% `+ V/ o( ?9 [
6 z X3 D' I7 m( k2 ^( `& i; q, k j- ]! c+ p& `* r9 W
苏联解体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认为,“中国是最令美国感到不安的国家”,“中国应该成为中央情报局日常工作的重点”。基于这种认识,不光是中央情报局,美国整个情报体系都日益重视并不断加强对华情报工作。因此,美国的对华情报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各谍报机构通过种种方式,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情报活动,搜集从国家战略、军事实力,到经济发展、社会动态等方方面面的情报。
9 j/ y4 W9 S$ @2 |" J- ?$ C3 q! ]7 e' z% t& l2 Q! t
& Y9 y" x4 t+ C
进入新世纪,美国对华情报侦察的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秘密的情报搜集活动显著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美国先进的侦察技术与装备,它可在不引起中国警觉的情况下,实现既定侦察目的。其二,美国一方面改善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强调中国是美国的“利益攸关方”,另一方面却不断加强对华情报工作。美国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是由中国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和情报工作的性质决定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自以为是地称中国“发展方向不确定”,未来不知是敌是友。于是,它采用“两面下注”和“对冲”的办法,以防范中国成为有能力挑战美国的潜在对手。毫无疑问,在冷战时期,苏联是美国的头号防范和情报工作对象;而现在,美国有像昔日对苏联那样对待中国的趋势。简言之,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和潜在战略价值,决定了美国要在战略上警惕和防范中国,从而把对华情报工作放在整个情报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 T" C c. T" \
8 L- P( ?% H" X+ l n1 Q& X
& l: y( L6 Z$ c 小布什上台后,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指导”美国情报机构的对华间谍活动的。细观之,他似乎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了对华情报工作。
: ^% D/ ?+ D1 `& f+ ?2 \9 V7 Z0 q k
: z; g5 H9 t+ c+ h% U
- w v" \) V. P+ J O 首先,小布什十分重视情报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他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重新整合了情报力量,对华情报工作也得到整合和加强。据报道,美国情报部门的雇员超过15万人,每年所需开支多达300亿美元。在这些部门中,大都设有专门针对中国的机构。$ S+ z0 i& E& I/ z, G
. O# A1 y q9 f/ q4 ^
& k' e, L Y, h# k# }$ D 其次,小布什政府不断完善对华情报工作体制。2002年7月,美国国会下设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出台的“第一份报告”,就劝告国会彻底完善对华情报搜集体制,并提出了多项建议,如要求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美国人提供情报、鼓励美国人学习中文和研究中国等。随后几年,该委员会每年都在国会举行 10次以上的听证会,提出一系列针对中国的研究和评估报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能源、地区问题、军事等与中国有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推动和协调了美对华情报工作的开展。* u7 Y3 e4 ?( l$ ~
5 b3 `$ H& n" U$ g+ F
' {) P/ V! d- D |; Z 第三,在对华情报工作上,小布什日益重视与盟国的协调和配合。美国对很多国家的情报都感兴趣,但对中国下的功夫格外大。在2007年举行的美日印澳“2 +2”安全保障会议上,美日发表共同声明,确认双方将在导弹防御问题上共享情报。此前,美印在新德里举行了国防工作小组联合会议,双方交换了有关中国的军事情报。这些活动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围着中国转”。目前,美国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建起接触机制,交换大量有关中国的情报,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完善的“防华情报连线”体制。
5 s& ~( L M; j! x- A1 h
" I8 z) X. m$ k3 n+ `; s' r7 u# k! x
, d! n! U' k o. ~; M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提升,美国将不断加大对华战略防范力度,对华情报工作将随之不断增强。今后,运用高科技手段和各种人力渠道全方位获取有关中国的情报,将成为美国对华情报工作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