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764|回复: 0

海归薪酬回落“平均线”无海外工作经验很难入行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55

帖子

0

积分

小留学生(一级)

积分
0
Lyra 发表于 2008-4-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留学移民 于April 09, 2008 18:07:38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 B' z/ Y5 x/ Z8 g# x! \
& Y2 v9 O' j  @( [( H
) R1 c& v6 n4 q  ~4 i7 s. ]" {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是“海归”理想的职业,是人去适应职业,不是职业适应人。和没出国的人一样,最终比拼的,还是个人能力。
/ l4 {, @; U4 w8 w9 a7 b4 l7 m9 i# g& C! S( s' e
# U, ]4 I! c. f3 l- c* l0 j; z
“海外学成归来,意气风发,行为举止西化,讲究生活品质,说话不时蹦出外语单词,在国内有体面的工作,拿着可观的薪水或者有自己的公司”----这是几年前人们眼中的“海归”。+ n2 K2 p4 M# }- N* T; u2 F
. h( ^5 w/ [. K4 `: V" Y3 o9 _7 O/ c
+ r6 V; `1 F# g" E0 K. j
但而今的事实是:当一个“海归”在面前飘过,人们可能不会像以往一样用羡慕的眼光追随;与此同时,“海归”们观望周遭的视角,也已回落到水平线,或者水平线以下。- g: A' E7 u$ b7 ]8 u  i
5 r: z( {. d" |* ?
2 ^0 |( S& n. r) [. A
变化发生的原因林林总总,但此时我们想还原的,只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个略显特殊的群体中,许多个单独个体鲜活的故事。
9 I  ^1 o+ |+ `: G% o. [; ~) @
$ a+ G& }2 F7 m  J- X; P
% p( f  q0 A5 n  n2 x找份合适的工作! n' N! B' A$ o" N1 S7 L
% z0 _% o+ a. V9 f  \

9 k3 ~+ j4 m' K5 V2007年11月底,南京海外人才交流会在南京人才大厦举行。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中电光伏等54家招聘单位现场设摊,提供500多个工作岗位,吸引了400多名“海归”入场。结果,只有100多名“海归”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 [/ L, J6 @1 W: ~& h/ u
# {1 e+ N% \7 V
' X$ T; ]7 y2 A+ F6 v在现场,敢到一些高管、高技术职位展台前一试身手的“新海归”寥寥无几。一名刚从英国回来的“新海归”表示:“这些职位,有一定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更敢上前去,像我这样刚从海外学成回国的,很难迈进门槛。”
$ U6 J1 B' c  _1 f' _7 [. x! q6 {- W; L0 d0 C

# ^( g' F% f* v' C! |$ a据南京当地媒体记者观察,当天,现场直接提出薪酬待遇的求职者不到两成。更多的人和2007年9月回国,日本长崎大学分子药理与神经科学的硕士马妍一样,相比薪酬待遇,更关心岗位是否与专业对口。* E& T+ A1 R8 c' l: d
4 i) H- y, l2 ]
" r' g6 k  o  Z& ?" K1 E; S  g) T
JACKIE与刘佳的遭遇和马妍相似。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留学地分别是澳洲和英国,前者80年生人,后者81年生人。巧的是,在《记者观察》记者对两人的采访之初,他们都强调自己“不像典型的80后”,留学经历让他们的心智更为成熟、沉稳。
! C1 Q) @# c) ?  @$ J4 X+ v  Y# @- `  H! g
! e, e( g3 l  \
JACKIE现在面临两个选择----放弃不太喜欢的IBM,跳槽去新的公司做项目经理,然后等待漫长的升职过程;抑或“回炉”念个MBA,考虑自己创业。
" ~+ j6 D9 x! K* E8 P8 ]# j9 j; T
. Z9 \# `& o2 r( o; p7 v# ~
! q4 G3 u* K3 _3 w  kJACKIE 家在辽宁,2000年到新加坡学习商业管理,之后跑到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继续相关专业,2003年6月本科学业完成回国,在上海和深圳各工作了两年。作为“老海归”,JACKIE和他认识的“海归”们不同,归国4年间只跳了一次槽。之所以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是因为他觉得和自己的专业,以及自己的中远期职业规划并不完全契合。
% O& B. L1 K$ F5 j3 X+ I
) z# R) V: u$ j) c
( c9 [$ U# v' y" |9 j不过他也承认,虽然不满足,但有时他也会倦怠,“时间久了,有时也觉得工作做到professional就不错了。”在闲暇时间里,他曾做过贸易洽谈会的翻译,体育赛事志愿者等,他把这些经历当成工作之余,生活的平衡点。! w8 t0 U. \- b% F: C

( o" R6 A. Z  m$ G! e
* F4 e0 X$ Q; r9 y+ |( `与一些觉得“外国月亮就是比较圆”的人不同,2007年年底刚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毕业的“新海归”刘佳谈到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时,明确表示羡慕国内大学单纯轻松的生活。“同寝室的哥们儿可以称兄道弟,不用打工,不用为房租发愁,多好的生活啊”。他觉得在国外最大的一个收获是变得独立成熟了,谈吐见识都大有长进,举止也变得“比较绅士”。
6 p4 ~' D: J, K) H) e7 J& x% y- F  q$ W3 [
$ E8 s* x, Y' s2 o2 H, P; j
JACKIE 和刘佳当下的职业前景有很大不同。JACKIE坦言,归国至今,自己流利的英语(Q吧),90%的面试通知率,以及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软件公司 IBM的工作经历让他“很有优势”;而因为回国才2个月,刘佳现在的工作,还只能是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北京某传媒研究所,在里面做资料搜集。
  `: Y, |) G, [- u1 a$ R9 t9 V" |9 ]5 C4 h0 N  y

" l+ `: N( F- X5 h4 O# O- F. G不过,刘佳对未来倒是不太担心:他惟一感觉不适应的是国内某些政策,以及“加班”文化。6 Y8 w3 u8 y5 `& U3 P/ m0 e- \
4 ], K0 s. o& n2 y
: |) m/ L/ ~2 G/ D8 ]
最终选择回国
5 Q% X6 ?6 _+ K3 C3 Z1 L4 U, ^
' ?/ r5 l) Q' [: ]4 O2 ]$ E7 r+ g% A2 F4 x' ~. s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的副秘书长丁宏宇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海归”曾有个断档期,那时,他们在各个岗位得到重用。而且,那时留学多由国家公派,“质量”有保证。但90年代后期开始,自费生的比例超过了公费生。“留学的盲目性,也是导致‘海带’出现的重要原因。个人、家长及有关部门都有责任。”
0 p) ^+ m! |& X3 ]; T5 G( N0 _# P, S, Q6 w$ q( n
: A6 n  U+ Q7 ]& S
对于这个官方说法,刘佳和 JACKIE有自己的体会。由于“出去”得不容易,本着“及早回款”,加之锻炼自己的心态,留学之初,JACKIE就开始打工,几年间,他为自己赚取到了几乎一半的生活费。同样,刘佳最初从7小时30英镑的餐厅服务生做起,大二开始接了一份旅游“地接”工作后,他每月能有超过 300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4万5千元)的收入,可以说相当可观。
( [. M$ l- T1 `! P: k' D$ {' ~3 Z. t/ x7 m& p6 h% W% ?

1 H: |) x+ v. ?* ], T5 C: a其实当初,刘佳和JACKIE都有“绿卡”的诱惑,但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都选择了“回国”。虽然竞争愈发激烈,但国内发展形势的利好也显而易见,他们认定最终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身份,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 R9 ~. N4 H; i) d; L  M  X$ ?! r! f0 l

% k; I. T+ c) p) O0 M2 [刘佳表示,如果单从生活条件上来说,在英国,他已基本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在伦敦近郊和另外一个男生合租下一个小房子,买了二手车,养着狗---- 但如果留在英国,这种“买房买车娶老婆,一眼看到30年后”的生活依然让他感到恐惧,他考虑更多的是“归属感”问题。“自己还年轻,还想再拼搏几年”。; C/ e- c; i/ |/ ]5 @  b
  ^0 e. ]. |4 v7 I& O( }) K

" v8 c' @9 j8 Z& Y/ p回顾轨迹,JACKIE说如果当时留在澳洲,现在可能已经拿到了“永久居住权”,但职业规划在那儿不好展开。再说,如果国内“混不好”,再出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 G5 {2 K1 H: s1 y3 B: t; |/ G
- c8 a& J- u! f1 j- B& @( m1 f: h0 ~6 m" z2 V
两个职业规划,“老”JACKIE更倾向于进修MBA,之后自己创业。“新”刘佳则表示,“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是‘海归’理想的职业,是人去适应职业,不是职业适应人。我们和没出国的人一样,最终比拼的,还是个人能力。”5 A0 z8 b( Q: Y  K
) H, a9 y) D+ H0 d- m* l2 p; c9 f
4 v+ t2 t2 y) R
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礼貌,可每天校门口面对学生排队鞠躬行礼,老师却经常无动于衷
2 C$ P% s! O$ L/ y" d! A2 s3 L# Z! D) G8 ~6 n

$ F$ c& t1 Q/ X5 o9 p2 J留学经历很失败8 z- Y  \1 h) n' j1 V: e

5 U: y1 ^; ?7 F
+ L) {% C* |/ T5 i& d) l+ C) O  S2006 年底,国内某媒体引自全球权威职业调查机构“HR实验室”对1500个中国“海归”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中期,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他们不得不暂时待业而成为“海带”;有60%的受访者愿将月薪标准下降1000元人民币;3个月未找到工作的占30%。
$ O0 l1 g: Y, L1 E! U; g$ n/ z$ `% i3 I
. T1 t( H+ A0 A
2004年到法国留学的张郗芮正是以上数据中的一员。
- C$ {( S" @$ J# y! y4 j8 f4 b2 o& n6 \  w% c1 I

5 v( ^6 y  f, n张郗芮,1984年出生,武汉人。2004年高中毕业后到法国留学。踏上上海飞巴黎航班的那一刻,她还不满20岁。她说自己“在此之前从未出过远门,第一次坐飞机,里面全是外国人。”; }7 M: E/ }6 @% a# C  P8 b

; v( Q: n) f6 y
; Y+ w+ X: r# n! b4 K7 \到了法国,在校学习了几个月后,张郗芮恍然醒觉:自己被中介骗了。原本在高中学文科的她因为中介公司图方便而一起“打包”送到了一个理科学校学习预科。“除了语言学习,其他都是废的,我什么都不懂。”
4 K8 `: M0 B3 k  k
$ E- P+ a9 T. z$ W# X5 K
1 P# I" {0 t* m  }忍受了半年之后,张郗芮申请了另外一家学校重新学习语言。辗转几次,正经的考试都没几次。- {' n' G* Z1 m$ Y9 v5 ~

) E( z5 Q3 Q0 S9 E4 f: W0 C4 j" B2 F0 {! H4 _
张郗芮是典型的南方女孩:瓜子脸,白白的皮肤,很有气质。在法国,她多次被人追求。“有帅的,有年纪大的,还有开着跑车的大帅哥,我打过工的一家店的老板超喜欢我,给我过生日……还有个男人跟踪我一天,就为了认识一下,后来找了我好多次,说要跟我结婚。”
) }& B2 C' s" L  |2 v/ U- K1 c/ l# D" L
) e. T& p2 n8 j7 X% |
因为“身体不好,家里又出了点事”,在法国留学3年后,张郗芮最后还是回到了国内。只是,她没想到在国内找一份工作那么难。
( y- w7 `8 k4 G. j% f/ l' u# D: |
0 }* C0 D. E( j' C' ~3 @3 @: ?  Q8 u) m; r  _* M8 x+ G
半年前,通过重重面试,她进入了号称是“全武汉最好的酒店”做GRO(客务关系主任)。但是,在“朝九晚五”的作息和“没有素质的客人”的双重折磨下,张郗芮在那儿做了1个月后就辞职了。9 O/ b6 t: h8 k6 E( A" ]

# K( [6 r. ^3 B+ j$ H9 k% H1 r1 o
3 P: ?+ W& x2 @: D; V4 M现在回想起来,张郗芮觉得自己那时比较挑剔:“工资低,又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我喜欢比较自由点的。”7 n# ?# R5 r' @  [1 S) S
" H+ D; h  _( x6 Y' I" ~. H
& O: P3 n* L3 E$ A" G7 T. A
而今,张郗芮找寻新工作的同时,在继续学习法语。她坦承,法国对于她是个“甜蜜的折磨”,“有时做梦,还会梦到嫁到了那边”。说到这些,她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不管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吧,学都学了,未来应该能有惊喜。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