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温哥华警方指出,跟其它族裔比较,华人更易堕入生意诈骗圈套。不少华裔急于创业和赚钱,经常中招,损失大笔金钱。警方提醒有意合作搞生意的华裔勿轻信别人,要做足功课了解合作伙伴和市场数据,以及避免以现金交易。 ' X$ B2 v# f' C+ J& h* C
3 X: a7 Z# @; U0 @$ ~
! Z7 }3 U& k/ g/ `1 r
温市警财物罪案组的沈姓华裔探员,以前任职于本地银行,熟悉财务和金融业务。他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指出,市警接手调查那些利用生意机会诈财案件中,受害者多属华裔,而这类案件也是华裔最常卷入的诈骗犯罪。“不知道为什么华人特别容易成为生意诈骗的受害人,也许华人较易相信别人,也可能与新移民急于创业有关。”
( ]4 T: `) J8 T( c+ ]
1 M3 H4 r1 X* B4 E' T5 ? 现金一次过交予对方 7 ]0 h1 }% X4 e: M) G- W3 N
& }0 X- f# g L
他指出,骗徒通常在本地中文报纸、网站登广告,设下圈套等人上钩。曾经有一刚从中国大陆移民温市不久的华裔男子,在报上看到广告称有高回报生意机会,声称年入可逾10万元,就按广告上的电话联络对方,对方自称有替某学校清洁的合约,可以出让。经商议后,事主同意付出近10万元买下,并且把现金一次过交予对方。 : J: L1 T, q, w" S* A3 Y7 Z
* ^. R A# @7 j& M
他透露:“受害人带齐清洁设备到该校开工,但校方表示不知情,这人才知不妙,回头打电话给出售合约的人,再也无法联络上。” ( A. c; t4 `: N5 u9 w5 ~ N
9 y. \5 h0 [# h' P& f4 j7 y
这位探员又指出,受骗的新移民仅知对方电话号码和名字,连对方姓什么都没问过。警方据受害人提供电话号码追查,发现对方用的是预先付款手机,且已停止服务。加上双方以现金交易,令追查工作一筹莫展。 # ~# ^+ O1 w, ]: `! L! l# k- d, H
; O9 {3 b& u. U% }
他表示,很多案件即使警方掌握到疑人行踪,但因疑人和受害者签订的合约经精心设计,内容部分真实,疑人会辩称无意行骗,只是合约细节和交易过程有不当处。 7 l/ O4 Y2 {0 n9 m; x
7 n2 ~4 r( e ]3 Z! v8 I
遇到上述情况时,警方便难以作刑事案处理,受害人须花大量精神和金钱,聘用律师通过民事诉讼,向对方追讨损失。 1 _. z5 t( o" Z# E
* K1 C8 W$ t& J8 q6 l6 C 他建议有意创业者,在签约和付款前,先要仔细了解对方的背景,掌握他的真实姓名、电话及住址,并查看身份证明,甚至为对方拍照留下证据。另外,避免用现金或电汇方式交易,以确保日后有线索可追查。 ; k2 o- `& J7 ~( c- ~; n1 A
2 [9 u. {7 L1 p- c& ~9 T/ B
卑诗低陆平原商誉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 for Lower Mainland BC)也提醒这类寻找生意机会的人,当在报纸、互联网或户外小广告上,看到类似“自己做老板”、“在家中赚钱”及自吹年收入数万乃至10几万元的广告时,须格外留神。有些生意机会以“特许经营”面目出现,看似合法真实,但最终只令事主赔钱。曾有投资者购入偏僻地区的油站和零售店,后来却发现几乎没有顾客光顾。 . y6 v, M# M6 O
2 y) ~* K/ Z1 H,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