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加拿大《儿童、家庭及社会服务条例》(Child, Family and Community Services Act),任何人认为有儿童遭到虐待、忽略或因其它理由,需要保护,应向儿童保护主任或授权社工报告,经过调查后,社工可以采取适当行动,包括为有关家庭提供或安排支持服务;监督儿童在家中的照料;把儿童搬离家庭,安置在亲戚、寄养家庭或专门居住环境。1 p0 h; T1 z5 I5 G
6 }' Z- n* i6 l
举办大使项目的初衷,即是帮助华人父母了解育儿法规,澄清新移民对在加拿大养育孩子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 x1 H3 g; R) I$ G$ U
! ~0 B$ B, g- O! T/ c2 E2 d( ?过去的两个月里,22名青年参加了由多伦多市政府资助,平权会多伦多分会、职业妇女社区中心和华咨处等机构联合主办的防止儿童虐待宣传大使项目培训班,并在班上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
5 p* `. m; D: G0 o& n防止儿童虐待宣传大使来自大多伦多地区的各个社区,年龄、背景各不相同,既有初来加拿大的新移民,也有定居多年的老移民;既有养育了几个孩子的母亲,也有在加拿大成长的移民第二代。 " l% j; K' x6 a& C2 \5 u2 a
移民来加已有十年,有一个孩子的Olivia Liu说,自己在参加活动之前已有保护儿童的意识,现在想多学一些法律知识,为帮助其他华人尽一份力量。 % J8 @6 c6 m! c8 D0 Z! P
, G7 ^" N$ }/ k0 l$ a刚从多伦多大学毕业的张寒只有23岁,是大使中年龄最小的。四岁半随父母移民来加,在学校受西式教育的同时,在家受的是中式教育。她说,亲眼见到过朋友被父母体罚。她认为,中西方教育各有长处,前者可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有更强的自我约束力;后者方式灵活,提倡父母和孩子互相尊重。她主张移民父母应取用双方的长处,给孩子愉快的成长过程。
8 x: U% x9 g' p+ d- F# u# E$ v" ^) I& D- y/ P8 [. t7 C
宣传活动上,藉专题知识讲座、现场答辩、有奖问答和情景表演等活动形式,大使们希望提高公众、特别是华人社区对儿童虐待的认识。完成培训课程后,大使们将会在华人社区开展防止儿童虐待的社区讲座和研讨会,以帮助华人家长树立“入乡随俗,入国守法”的生存观念,提高华裔社区对儿童虐待的敏感度和认知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