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1

蚌埠春秋大墓惊现史无前例现象 千年谜团精心设计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55

帖子

0

积分

小留学生(一级)

积分
0
Lyra 发表于 2008-6-2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
$ e+ ^! {  S1 z% {+ K' p- J0 y# o( v( @% }
五色封土、圆形墓坑、放射线遗迹、圆锥状土偶……经过19个月的考古发掘,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葬开启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对墓葬考古发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4 i/ R' @/ Q- Y# C/ Y) `/ P2 Y; G* F4 Z9 x' d- R
  罕见墓葬震惊学界
- I% i9 ~+ d& T, \; P- I% D* Q4 {' \" @% n
  双墩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古墓葬封土堆,这两个特别大的封土堆是双墩村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双墩某雷达连推平两墓墩顶部建雷达站,并挖开两墓墩封土堆修建防空军事设施,致使两座古墓遭到严重破坏。驻军撤防后,防空洞给盗墓分子提供了便利,其中位于北侧的1号墓2005年6月被盗未遂,蚌埠市人民政府认为该墓葬不宜继续原状进行保护,于2006年向安徽省主管部门申请抢救发掘保护,得到批准。+ z+ W4 k4 C+ }  \; Z# p0 g) E

5 L7 I. d5 T6 k! G! i# G  自2006年12月以来,蚌埠双墩1号墓考古发掘历时19个月,现已发掘到底。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该为我国春秋时代。到目前为止,蚌埠双墩1号墓的来由尚未查到相关文献记载,墓主身份还不清楚。但是从墓葬的规模葬制看,应为诸侯王级的墓葬。6 ~( F7 j! D$ L! q6 R: ?7 n
7 r2 C* D& N6 M% |! A: z
  据悉,该墓葬发掘发现了五色土、白土层、圆形墓坑、放射线遗迹、土偶等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令全国各地相继赶来的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们无不感觉“惊讶和震撼”。. L0 K! V; N& T( N
# U8 j$ W6 t/ g$ @: x) S3 `( ^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中培指出:“这些遗迹现象以前考古上没有见过。”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则在现场考察之后表示“震惊”,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现象,下一步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9 ]+ [, c- K, a: {) c; X

+ T( A! C7 i- @! c: X  精心设计的千年谜团
2 u. f7 J/ N/ s5 U' Y$ V; m$ N- @9 a: j
  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介绍说,蚌埠双墩1号墓谜团重重,而这些“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显然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 _& M  n* ~. `; T5 S
' r& b3 [  S# p2 U8 Q- r
  首先,该墓葬使用了我国从来没有见过的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作为封土、填土。专家经过调查发现,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2 P( b/ ]8 r' J' f! q
; G" J, h: D9 ~0 V  t( |" ?
  第二,该墓葬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即封土堆下,墓口外,铺垫一层厚0.30米左右的白土层,直径约60米左右,整体看上去犹如一个庞大玉璧,气势十分壮观。考古人员调查发现,这种纯白色土还不属于白膏泥土,经检测含钙,为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这在我国已发现的墓葬中从未见过。' r4 }; s7 n- j* |# H: z( D' I

' S2 {/ A( ]4 a  b- @, D4 O  第三,在以往发掘的墓葬中,墓坑结构大多呈现方形或者长方形,也有呈“申、甲”等形状,但蚌埠双墩1号墓却是圆形墓坑结构。据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7.5米至8米,从空中俯瞰仿似一个孤立的“麦田圈”。8 b& u. k: o2 f+ m4 p7 j
% r, i: B* k/ @5 R7 ?
  第四,在蚌埠双墩1号墓墓坑中,首次出现由深浅不同的填土构成的放射线遗迹现象。20条放射线从墓坑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他方位辐射线都很清楚,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从空中俯瞰仿佛轮盘。此外,墓壁一周还有2米宽的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的放射线。8 _  c2 f* p8 u+ K4 {# {. \5 }

& k% ^3 C  m7 }' R* ?& q  第五,在双墩1号墓墓坑周边约2米范围内,考古人员发现18个大小不同馒头状的土丘,里面放置着大量土偶。据介绍,这些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厘米至25厘米,直径10厘米至15厘米。与此同时,当考古人员发掘到墓穴第二层时,还发现了由大量土偶堆砌而成的一圈“土偶墙” 内壁,俨然是一座城池展现在眼前。如此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Z7 ?3 g! p7 n* b; J3 i6 H5 ], f
- @) H+ R! R) O+ ?
  此外,该墓葬还使用了我国从未见过的墓底埋葬布局。而围绕墓主,10具殉葬者骨架呈“三三三一”的殉葬结构,在国内是首次发现。同时在墓底发现的还有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铜器60余件以及石磬、陶器、玉器等随葬品。6 ?5 o6 \! [$ ]6 H& R
6 U$ t/ `$ U0 @
  专家:研究尚未开始 解谜还需多学科参与
# `; P! l8 u8 l; T6 V
) U4 j1 \; T8 D% w  考古人员指出,要揭开这些谜团背后的真相,将至少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
5 O" U' m( F6 t, C( |6 a7 s8 ]: T
  首先,从圆形墓坑和墓底埋葬布局,有专家认为,该墓葬与古史中记载极少的钟离古国有关。; G! z; e7 {% n! D/ G) P0 s5 I( c
9 I6 j5 f7 H- }1 k/ f# O/ Y! L
  据了解,在蚌埠双墩1号墓葬的发掘过程中,相距20公里左右的凤阳临淮镇钟离城遗址附近也发现一座类似的圆形古墓葬,其墓底埋葬布局、出土器物与蚌埠双墩1号墓基本一致,尤为重要的是,其出土编钟上的铭文中有“钟离”二字,表明其与春秋时期凤阳钟离古国有关。7 `+ J8 V0 {( Q. @
4 Q6 h5 M0 @% d0 ^; I6 I. u
  “凤阳春秋墓葬的发现为蚌埠双墩1号墓提供了佐证,说明这种圆形墓葬很可能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种特殊葬制和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阚绪杭说。
- a* |  N' q# {' ?' m, H) |- e5 l. i8 b& k2 k+ k7 P1 `  m
  其次,针对五色土、白土层、放射线、土偶等遗迹现象,有人认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有关。( S+ `3 Y1 m0 E6 j
6 R! \7 O, |& Q$ c& C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就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而在现实中,古代统治者曾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泥土筑坛,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叫社稷坛。这五种颜色的泥土象征了天下的泥土,也代表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目前北京中山公园内依然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 H5 e1 E  p7 P1 T3 H* Z
( Y: D0 j: y$ u0 m
  “事实上,五种颜色混合的"五花土"在墓葬中比较常见,但一般是混合在一起的,不同于社稷土。如果蚌埠双墩1号墓的五色土被证明与社稷坛类似的功用,那表明双墩1号墓埋葬的人地位应该很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宫希成说。
+ C( S' A; w9 j  ]1 X8 L6 y6 V2 D  b( i' o( y2 q3 ^! T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此墓葬中暗含了天文学的象征。比如放射线遗迹从空中俯瞰仿佛轮盘,有专家认为是一种象征性的天文遗迹现象,也有专家称此可能是太阳的图腾图案。还有一些专家从土偶分布的位置和数量来推断,其与汉代的铜镜类似,可能象征天上的星座或群星。
. f7 t' M  ^- P' @3 L3 C
8 ~; k- u4 M- J: k  对此,宫希成表示:“目前,对于这些罕见遗迹的研究还没有正式开始。在此之前,每个人对这些遗迹都有自己的初步判断,一切言之有据的推测和猜想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些谜团,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20

主题

5011

帖子

0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0
Princess 发表于 2008-6-26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一下 安徽的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