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土豪”遇见“高大上” 2013什么网络词最火?(图)

[复制链接]

4348

主题

4361

帖子

4876

积分

灌水天王(十八级)

积分
4876
时事新闻 发表于 2013-12-1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jpg
  e5 x5 N4 [0 G“土豪”新娘

4 \( p+ a5 z; R) J# H% u' D
$ Y% P  _( @2 }- j9 ^  2013网络用词什么最火?近日,百度贴吧发布由吧友投票选出的“2013年度网络最流行十大热词”,其中,“土豪”高票领衔,“何弃疗”以及“我伙呆”等词语入围榜单。同时,据《人民日报》消息,韩国《亚洲经济》也刊文盘点中国今年热词,“高大上”、“土豪”、“不明觉厉”纷纷上榜。韩媒称,今年中国的网络热词更具“国际范儿”,“土豪”(tu hao)登上《纽约时报》,而“大妈”(da ma)在2014年被收录进入《牛津英语词典》,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契机,也是中国文化具有越来越大影响力的过程。6 P) N8 |' L* k3 L$ n! V9 s! j7 s6 u

2 b" a  H& b- E1 a; C  百度贴吧吧友投票选产生的“2013年度网络最流行十大热词”的榜单上,“土豪”以77.7%的投票占比位居榜单第一的位置。“我伙呆”与“何弃疗”分别以68%与60.4%紧随其后,分居第二、第三名。另外,剩下的七大热词分别是“快到碗里来”、“不明觉厉”、“深藏功与名”、“涨姿势”、“人艰不拆”、“元芳你怎么看”以及“喜大普奔”。8 D& q* a; E- _& k8 w3 {0 v7 i

- y6 y) K4 g% A1 {2 F3 @  专家表示,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网络热词,有很好的揭示性与概括性,能够反映人们对于当下的看法与观点,形成互联网时代的特殊印记,并引领着整个社会文化及话语体系。2 L( n: o- k% [+ m9 B
9 Q% l" m: Y1 k* Z
  韩媒刊文盘点中国今年热词& t9 s0 _. m7 }# g1 M) v0 E4 P5 Q

( x3 K: K8 `; }5 h. z  《亚洲经济》文章称,2013年即将被翻页,一大波网络流行语再次来袭:如美国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说,“媒介就是隐喻”,网络热词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风尚和棱角、社会的世相和百态、民众的情绪和智慧、国家的形象和地位。0 i# j( a# Q+ F9 @; g- d8 A) B

  H+ t* m( R% M  纵观今年“各领风骚”的词汇,不难发现,它们或旧词新用,或长句浓缩,但理解难度加大;而这些热词的传播范围也更广,不仅国内热闹,更引世界围观。
7 e  j; U# _( u; m; _' V( X+ n) V: e( C
  文章总结今年中国网络流行语时称,遇见“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物时,“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在说什么,但觉得很厉害);开玩笑的时候“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惊讶的时候“我伙呆”(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忧伤的时候“累觉不爱”(很累,觉得不会再爱了)。这些词有的是互联网的语言狂欢,有的则蕴含无奈与自嘲的意味,而越来越精练的词汇却反映了当代快餐文化的特性。
" X* W4 s" P- t
7 K3 N' O( z- U: K5 Y9 n7 L& G  2013旧词新用:更显“国际范儿”
8 v2 {+ `* ~8 \, j: ]/ \8 P% T
5 L7 a+ I/ Q$ m+ w; Q8 n  文章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热词显然更具“国际范儿”:“土豪”(tu hao)登上了《纽约时报》,并且被BBC报道,而“大妈”(da ma)则有望与之“携手”,共同在2014年被收录进入《牛津英语词典》。
9 f( y; p$ ?+ |4 y6 A$ b
3 c- @* u. b2 C& i1 {3 O  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契机,也是中华文化具有越来越大影响力、寻求认同感的过程。尽管今年,许多网络热词让人“不明觉厉”,但这些新语依旧犀利、新锐、有趣,亦紧贴时代潮流,与时事息息相关。
5 f! e3 ]( x3 P/ ^1 X
7 M. t8 H, G! y1 k  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说:“互联网的发展为不同语言之间架设了一座桥,让西方能够看到中国文化更多的侧面。”0 M& r2 S  m9 Z+ ^2 P& R; h

: n" B& U; m* Q  “土豪”成最火网络词
4 u" O8 Y# t- U* K3 A9 f  S" p) z- G2 K+ @& X
  文章说,今年最火的词,莫过于“土豪”,国人对“土豪”,既冷嘲热讽骂,又羡慕嫉妒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认为,“土豪”的火热,恰恰与这种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有关,“网民调侃、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更是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与贫富差距的现状。”
" U/ @8 \. ^! c5 |8 G- r2 S4 ^, l+ n8 S! W2 q7 F. Z1 x5 A
  “对‘土豪’的嘲讽本身就是一种建设性力量,促使国人减少对物质的盲目崇拜,提高精神文化修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说。
9 {; f6 r8 `* o) h, w  \: F
* W. P& d* c$ {& @  回忆近一两年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也许已经不再是一个个长句子似的新闻标题,而是只有寥寥数字的词语。“十面霾伏”当空,“屌丝”自嘲,“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好声音”的坚持梦想余温未退,“爸爸去哪儿”的温馨亲情闪亮登场,更有层出不穷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浓缩词语,把网络世界装点得一派热闹。4 ~& @* ?4 U4 U8 [

+ @0 H3 L0 I/ M7 N! {: l  网络热词进入全民传播时代
) j1 T9 T6 R, r0 R/ B9 {% ~
$ F  ~, k( r6 _6 T
  文章认为,新媒体时代,传播平台的多元、高速,是词汇表刷新的最大助力。2009年微博横空出世,作家、语词收藏人黄集伟将它看作为“实时信息分享系统”,推动网络语言驶进发展快车道。网络热词的传播不再拘泥于博客、论坛、贴吧等“小地盘”,而进入了全民关注的“大操场”。之后,人人、微信等相继诞生并广受热捧,笔记本、智能机、ipad成为青年人的“新三大件”,每个人都是造词人和传诵者,新鲜表达层出不穷,网友笑称“网上方一瞬,热词已千里”。0 w4 r$ B& ?0 Q" I* K% Y0 V
& t  j" m* h/ T
  透过小小的热词,也足以窥见民众的大智慧和大幽默。如“喜大普奔”,糅合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常用词,生动表达了极度的激动之情。“这反映出国人在使用汉语词汇时较以往更加活泼诙谐、开拓创新,同时也意味着主流媒体话语的民主化,话语权利走向平等与对称。”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说。       
# I2 k, V8 ^9 K" F0 f" L( h
一切問題•最終都是時間問題••• 一切煩惱•其實都是自尋煩惱•••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