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元近期表现强劲,曾超越与美元平算水平,有市民质疑在此情况下为何两地物价仍有极大差价。例如美国一台电视机只需要加国一半的价格,其他商品也比加国便宜许多。
0 \7 y% f/ f' O: H/ V ?* T2 g$ _4 M" q7 F+ s+ a
* Y1 [) t2 _7 W) k8 {温哥华市零售协会解释零售业存在「零售循环」(Retail Cycle),在货品成本比美国高的情况下,很难立即减价。但如果条件许可,本地商家确实会降价留住客人。 3 A; |( m: C' c; I5 i; p, |/ J
! t, C0 I7 ]4 d
有华裔市民向本报投诉,一台65寸等离子电视机,在本国商店内的定价为3769元,但在美国纽约一间可以网上购物送来加拿大的电器商店,价格却只需要1904美元,便宜近一半。现今加元与美元几乎平算下,接近一倍的价差实在太夸张,让他感到非常不满。 - n8 M& _( f! B# }
2 X; u; E. B4 y8 `7 I 另一名华裔王先生也抱怨,温市一间百货公司一款搅拌机售价499.99元,但在美国的同一百货公司,同款搅拌机却只要299.99美元。
- \! C3 d, `, z3 v. H* Z) ? o/ G& v7 [+ ~- B
加国一些产品的售价一向高过美国,在加元与美元平算下,市民的购买力大增,纷纷前往美国扫平货。有市民称,一些服装饰品等基本用品,如果是打折的情况下,加美之间的价格差异甚至可达10倍。其他一些电器产品,通常美国售价也会比加国低数十甚至数百元。
* O8 x4 }+ Z( L* n
/ w! B+ n4 B6 w& R/ [2 m- X
受「零售循环」影响难即减价 ( O' k5 u2 j$ s# `, C; p, l- ^% O
5 Q! Z# {! n/ O# `7 d
卑诗零售企业协会Shelfspace主席兼行政总监斯塔尔塔普(Mark Startup)向本报表示,一般零售商都会有「零售循环」,食品商可能是2星期进一次货,电器商则可能是早在9个月前便已经入货。零售商入货时可能正值加元低迷,因此等到加元冲高时,因为入货成本偏高,无法迅速降低售价因应。
/ G' m/ V0 w; j( G3 |# S
8 X; c" O. X2 X9 H8 \8 p 斯塔尔塔普透露,本地零售业非常关注加元汇率,也理解消费者不满本地零售价格过高的情况,因此只要在能减价的条件下,一定会将售价调低,让市民留在本地消费。但因为美国市场是加国的10倍大,因此零售商入货时的价格竞争力很难与美国抗衡。
: x# U4 N* r' @/ t3 i
4 V' d) H% `3 Y: K$ R$ U 斯塔尔塔普也认为,从美国购买货品,不仅售后服务可能会无法与加国衔接,还可能会有关税等问题。他也强调,如果消费者涌去美国购物,将会影响本地企业的表现及就业率,政府能运用在健保及社会服务上的资源也会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