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中文论坛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0

加华裔最易堕入诈骗圈套 匪徒利用急于创业心态

[复制链接]

1456

主题

1467

帖子

1600

积分

爱国华侨(十五级)

积分
1600

加国新闻 版主

加国新闻 发表于 2011-4-2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温哥华警方指出,跟其它族裔比较,华人更易堕入生意诈骗圈套。不少华裔急于创业和赚钱,经常中招,损失大笔金钱。警方提醒有意合作搞生意的华裔勿轻信别人,要做足功课了解合作伙伴和市场数据,以及避免以现金交易。 % g) |0 u9 ^: j
- O5 E, J& _9 Y! N: g% S$ t

' G, x1 \- D5 i1 b- k; `  温市警财物罪案组的沈姓华裔探员,以前任职于本地银行,熟悉财务和金融业务。他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指出,市警接手调查那些利用生意机会诈财案件中,受害者多属华裔,而这类案件也是华裔最常卷入的诈骗犯罪。“不知道为什么华人特别容易成为生意诈骗的受害人,也许华人较易相信别人,也可能与新移民急于创业有关。”
& f# D0 K( f4 y% [- z
7 C/ H. t7 H, a' U  现金一次过交予对方
. i: H5 b; b+ Y+ _: ]9 W! c
- u6 o5 q& T2 p  ]' M+ A  他指出,骗徒通常在本地中文报纸、网站登广告,设下圈套等人上钩。曾经有一刚从中国大陆移民温市不久的华裔男子,在报上看到广告称有高回报生意机会,声称年入可逾10万元,就按广告上的电话联络对方,对方自称有替某学校清洁的合约,可以出让。经商议后,事主同意付出近10万元买下,并且把现金一次过交予对方。
* R* v, |- S- }) ^" j3 [: J  U
$ f& j. l& ^* E& F/ x# V  他透露:“受害人带齐清洁设备到该校开工,但校方表示不知情,这人才知不妙,回头打电话给出售合约的人,再也无法联络上。” 5 ^# k4 M) Q, j! Z: }

2 l, C) s( q* v  这位探员又指出,受骗的新移民仅知对方电话号码和名字,连对方姓什么都没问过。警方据受害人提供电话号码追查,发现对方用的是预先付款手机,且已停止服务。加上双方以现金交易,令追查工作一筹莫展。
9 A) G( h  z# M0 B
  f  _/ ^; Z/ c- _- e! L- a% N; D  他表示,很多案件即使警方掌握到疑人行踪,但因疑人和受害者签订的合约经精心设计,内容部分真实,疑人会辩称无意行骗,只是合约细节和交易过程有不当处。
) }1 ?  v/ z! j4 E- R# |# Q, I( t" E. z8 _3 v9 S
  遇到上述情况时,警方便难以作刑事案处理,受害人须花大量精神和金钱,聘用律师通过民事诉讼,向对方追讨损失。 ; i  y3 |% \/ W; |0 _& ]3 e

( E8 }- r& \" U  O6 A/ ^9 A1 v  他建议有意创业者,在签约和付款前,先要仔细了解对方的背景,掌握他的真实姓名、电话及住址,并查看身份证明,甚至为对方拍照留下证据。另外,避免用现金或电汇方式交易,以确保日后有线索可追查。
- Q0 Y7 e; ?( R, I* e7 d( g) U& d
4 P0 J0 m9 t4 K8 |2 m/ o  卑诗低陆平原商誉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 for Lower Mainland BC)也提醒这类寻找生意机会的人,当在报纸、互联网或户外小广告上,看到类似“自己做老板”、“在家中赚钱”及自吹年收入数万乃至10几万元的广告时,须格外留神。有些生意机会以“特许经营”面目出现,看似合法真实,但最终只令事主赔钱。曾有投资者购入偏僻地区的油站和零售店,后来却发现几乎没有顾客光顾。
. }5 p$ P4 M7 M! Y4 o
# _( K, ~: W* Z( x2 A: B) ~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曼尼托巴中文网注册链接激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