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之梦的大典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了,我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 _) E) f1 P8 ]7 Q
, Z3 ^1 ~# l, Z1 c$ h “中国电影界的巨匠张艺谋导演设计的开幕式,把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完美地表现出来,看到它的每一个人都被征服了” ; e, B6 _& t: |: k( P5 s
% y5 Y! P+ B' p+ s" t
“我祝愿北京奥运会成为向全世界人民奉献梦想和感动的大会”
9 ~) C( f' k4 {! U& ^% ]! [6 h4 I4 K+ j) N' n
“为了中日友好,请让我们为中国与大阪,与关西地区更进一步的交流和相互理解而共同努力。” ; S; `; F0 {, u+ _5 R+ w' g
6 n J. ] M2 q# O) ?' p+ k
看到桥下彻先生8月12日发给在日华文媒体《关西华文时报》的贺信中这些词句,给人的感觉是这位日本大阪府知事是非常亲华的政治人士。实际上这位桥下彻先生曾被认为是死硬的“反华右翼政客”。2003年发生“珠海买春”事件的时候,无论日本官方还是主流民间舆论都为这种丢人的事情感到惭愧和反省,唯独这位当时还是律师的桥下先生对日本的“买春客”力挺,声称日本游客买春是给中国经济援助,连普通日本人都对他的说法无法接受,给人一种强硬而逢华必反的不良印象。然而五年之后,在北京奥运开幕的时候,这位先生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1 L: J* s' j3 v1 u7 I
" }. T% F/ a* P) O: V+ d0 m 而这种奥运期间在日本政坛如桥下彻知事这样发生“左右颠倒”的情况,绝非偶然,连日本最著名的老牌右翼政治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都到北京出席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并且在开幕式后盛赞“这是十三亿人口的伟大,我感受到了”“ 北京的青年志愿者亲切而不卑不亢,和日本的大学生不同,他们对国家前途明显充满了希望,他们让人感到青春的跃动,真是了不起啊!”(《产经新闻》8月9 日)这些政治人物剧烈的转向在日本舆论中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冲击波。
r$ }4 Q% H% ^9 M) l1 U7 o9 H0 Y5 V8 s2 @, b7 [
日本《现代日刊》刊登文章,收集了石原慎太郎从北京申办奥运会开始发表的各种言论,疑惑地表示,这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强烈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几乎把中国和纳粹德国并列的话,与今天石原去北京参加开幕式前后的发言怎么好像不是一个人说的阿?
" Y6 X; w7 ?) X, ^
* X% {2 ~' M5 }$ g# F 事实上当石原慎太郎返回日本的时候,在机场也受到记者类似的提问。面对自己前后矛盾的发言石原面不改色,轻描淡写地用“时过境迁”就挡掉了伸到面前的麦克风。
6 L% ^" H: ` h: G
1 `4 M! d) v8 n6 O5 H4 t 而日本网络上对石原的变化显然更多惊讶,一位在日本民间颇有影响力,原来坚决支持石原的右翼博客写手“新世纪人”写下文章,声讨石原慎太郎是“隐性媚中派”,更多的日本网民则在雅虎有关新闻的报道中质疑“政治人物是不是都会见风使舵?”“石原先生在中国遭遇洗脑?”“连石原都说中国的好话,看来时势真的转向中日友好了阿”
3 f- ]0 ]* _3 F4 P
7 Y0 @5 k# t8 q' d! A' ` h 实际上分析起来,日本的政界人士之所以发出这样前后不符的声音,无非是源于中国的发展给自身在国际政治中地位带来的改变。奥运会开幕后不久《读卖新闻》经济版曾有文章,分析日本四季度会出现GDP下滑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经济整理带来的影响。看到这则报道,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开玩笑说 – 我们现在也到了打个喷嚏邻国要感冒的地步啊。 $ c; V9 ]) @4 X( u# a
- P/ {# s" w4 `7 R3 i 石原曾明确表示到北京看奥运的重要目的,是争取中国对 2016年东京申办奥运会的支持,而桥下彻知事在贺信以外,也意味深长地请《关西华文时报》多作向中国宣传大阪的工作,因为 – “两年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要召开了,市博会上‘最佳城市实践区’展区中大阪是日本唯一的代表,那时还要请中国人民多多关照”。 7 x0 }% m, X# t5 F: W* y
) d) { P, D& r4 E, Y 看来丘吉尔先生说的很对,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m! ^9 P+ s- E0 I+ s
) b: D6 W$ s- U' K$ l8 h/ {7 L 而中国有一位老人也曾说过一句同样让人钦佩的话 – “发展,是硬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