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流行一个词汇,叫“家园共育”。如果你有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你一定对这样的方式深有体会。
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家长们的才艺比拼
幼儿园里,老师会经常布置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背诵古诗、阅读故事、书写计算啦,这些自不必说,家长辅导起来也不至于头痛。但是有些任务,什么绘画创作啦,什么手工制作啦,尤其是后者,颇令家长们头痛。 这手工制作,考验的是想像和动手协调能力,有的真不是那么好完成的。因此上,你常常听到家长慨叹:孩子能做了吗?这手工就是给家长布置的! 当你接送孩子刚到家,老师在微信群里信手拈来的作业消息便尾随而至,一看却往往是让你叫苦不迭——做手工。先要准备材料,能从家中搜集利用的还好,没有的便得赶紧去买。接着是查手机、想方案、定思路,这才开始动手,剪、裁、折、画、拼、装、粘、饰……绞尽脑汁,拿出十八般武艺,使出浑身解数,眼看孩子已经酣然入睡了,而这明天要交的作品还没成型,那个急啊! 忙了半宿,眼困手乏,总算完成了。左看看,右瞧瞧,心里不禁嘀咕着,这作品明天拿去展览,会亮眼吗?唉,也只能这样了!翌日一早,孩子起床后,看见摆在那儿的作品,“哇,真漂亮!”可是,当你让他(她)签上自己的“大名”,拿到幼儿园后,看到一个个家长提交的作品,你总是由不得喟然长叹:“都特么是人才!” 孩子的作品被老师表扬了,他(她)拿着奖状回到家,自然是得意洋洋。可是你在心底里总由不得想说:“你小子有啥高兴的,可知累苦了老子!” 当然,你也可以不替孩子做手工。譬如笔者有个年长同事,他的孙子小明在上幼儿园,爸爸妈妈长期不在身边,只得由他这个爷爷长期管着他。每次他都不交这手工作业,而老师总是急切地追问原因,小明的爷爷总是回答:“我做不了!” 老师当然很不高兴了,这暂且不说。可是孩子间总喜欢对比的,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作品,而自己总是没有,或者总是做得不好,他怎么会高兴得起来呢,要是因此而变得自卑,这可不是小事啊!哪个家长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此委屈呢?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要把家长们逼疯
好不容易上了小学,不用发愁手工了,这每日的家庭作业,却又如排山倒海般压来,直让家长们喘不过气。 瞧,孩子书桌上摆着一叠课本,一叠作业本,什么课堂练习本、生字本、拼音本、写话本、口算本,不一而足。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总得有一人守在旁边,一边看着手机微信群里的作业清单,一边给孩子辅导读题、帮助理解,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做完一项再做另一项,做完一科再做另一科,还要背诵,还有阅读打卡……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专注度总是有限的。眼看着孩子在书桌旁,写一阵,便东瞅瞅、西看看,再做一阵,又左动动、右扭扭,两三个小时过去了,作业还有一半没完成,你平日脾气再好,这时候即便已经说得口干舌燥,还是忍不住要发火了:“抓紧写,还想睡觉不想睡觉?” 听有个女同事说,她老公给孩子辅导了几次作业后,实在熬不住了,宁愿自己去学着做饭、洗碗刷碟子,再也不愿给儿子辅导了。为什么呢?一不愿受孩子的气,二怕挨老师的批,这辅导孩子作业,可是风险和压力并存呀! 你看,孩子做完的作业,你得从头至尾再仔细检查一遍,看有没有错误,有的还要你代替老师批阅,待确认无误后,还要工工整整地写上“已检查”的字样,并签上自己的大名。纵然小心翼翼,有时也难免百密一疏。这不,一个小朋友把词语“鸽子”的“鸽”,写成了哥哥的“哥”,结果让老师第二天在微信群里就“展览”出来了,且附言道:“不会写,不会用拼音代替吗?家长是怎么检查的呢?” 身为家长,你说你害怕不害怕,惭愧不惭愧?过去是家长就怕接到老师的电话,现在却是一天到晚又怕又不得不时刻关注着微信。每每见到老师在微信群里有个“风吹草动”,直吓得你毛骨悚然,唯恐是自家的孩子被点名“通报”,唯恐是要自己火速回复老师!一旦庆幸不是,你才会长舒一口气。如今啊,这家长跟老师的关系,那真个像老鼠怕见猫一样! 诚然,在孩子成长求知的道路上,学校和家庭的作用犹如纽带一样,缺一不可。而让教育回归理性,要实现社会各方多年来这样的呼吁,家园共育恐怕得首当其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