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9月19日 0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9 `: r @0 }2 G+ h& K* w
1 F* y2 ~1 z6 h& c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节前从中央到地方,狠刹公款送礼、严打节日腐败的一道道禁令,让今秋的高端礼品市场应声遇冷。然而,严令之下,“送礼风”却催生出花样翻新的新形式,“不得不送”的社会心态,也折射出杜绝节日腐败,还需解决送礼背后多重深层课题。
/ j7 w! U4 @& e' ]7 n
2 D; ]6 q8 B. N6 W# a; Y 三令五申刹送礼风 这个中秋不好“送”/ p+ Q3 B. A' `6 o7 k
+ b2 ^4 ~* N- O. Y! C 9月15日傍晚,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北京二环路西北角的西直门桥下,387路公交车堵在拥挤的车流中。一位焦躁乘客问售票员:“这大周末的怎么还这么堵?”旁边的一个老先生立马高声插话:“因为送礼!这两天中秋节送礼都得开车,员工给领导送,商人给当官的送,小官给大官送,地方的来北京送……”8 y5 Q8 h- E9 A' U
8 @- P4 ~! T9 l8 r
这是北京一家企业公关经理孟庆(化名)给记者讲述的一段见闻,而颇具讽刺的是,当时同在这辆车上的孟庆正拿着刚从超市采购的礼品:购物卡。“还好我没给北京添堵。”孟庆笑道。
! Z/ {4 ^+ K- b- |& @% J- t* U, u- @. y3 `0 j1 r' v4 w5 `
负责企业公关的孟庆,对这种年年“路演”的中秋送礼风深有体会,不过他深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秋路况”一定算是好的,因为“今年的礼不好送,至少不好‘明目张胆’地送。”1 E* s7 s9 l' W$ A8 k
+ E1 z2 K( G; l+ E
往年连着中秋、国庆“双节”的9月,孟庆都会在送礼与宴请中忙得顾不着家,然而,用他的话说,“今年的气氛有点不寻常”。
" Z! ]- F# |' i( `# A2 Z' Q! l$ O2 B5 T5 t- B
今年,从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时间的8月21日开始,中央在两周内连发三次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更加不同寻常的是,中纪委还针对上述禁令,公布举报电话和网址,力求开门反腐。- f' ^( @) a8 H- F
( l& c( F4 s! }: G. t “我们是私营企业,谈不上公款送礼,但是政府部门是我们送礼的重点对象,今年风声这么紧,贸然送过去,像是把人家往枪口上推,反而弄巧成拙。”孟庆说。
# Y2 N2 L4 G* q/ h4 V/ L( _ _1 j9 Q1 o& R: r
因为担心“撞枪口”,往年火热的中秋高端礼品市场在今年明显降温。中秋前夕,在记者走访的几家京城大型超市中,往年动辄成千上万元的“天价月饼”风光不再,市面上月饼礼盒的价格多在300元以下。“往年货架上500元以上的怎么说也得占三成,而今年供货商都鲜有高价货。”一位超市促销员向记者介绍。2 x; h8 @3 {7 ^ O s" A
1 z1 o+ V- S; f1 n9 R6 E9 X9 ?8 l3 h “大闸蟹”回归平民价,高档烟酒茶中秋遇冷,倒券“黄牛”生意惨淡,“双节”宴请预定冷落……在各地媒体的报道中,因为中央禁令,往年在“双节”赚的盆满钵满的礼品行当今年普遍疲软。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央禁令的威慑力,但是,一纸禁令是否真的刹住了备受诟病的“节日腐败”?! w% W+ |; R h. ~7 P) i) Z: `5 s. M
4 q0 i9 N# g9 ?' X& K+ |: r: s 一个审批十几个章:“不得不送”催生送礼新招
" V( ]+ `4 S2 E6 W' _/ S4 n% W1 U8 S
) c& K- z- t$ A- ` “虽然风声紧,但是该送的也都送出去了。”距离中秋节还有3天时,孟庆手里的“送礼名单”上最终还是打满了勾,他说,与往年的登门拜访相比,今年只是送的低调点:发快递。
$ X. I' d- }" C0 L R8 k' j6 q. u& {+ U/ S C Q/ _- a
将自己的名片塞进装有购物卡、月饼券的信封,然后给“相关领导”打个电话,几句“希望多多支持工作”的客套话,最后确认快递地址……
% \& b+ d! E/ x7 K* `3 Y+ f) V: H
, N$ c; S. I. g: j5 t( J 孟庆这种快递送礼的方式在今年不算新鲜。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部门狠刹“四风”、言辞反腐,让今年的公款送礼现象明显收敛,但是,与之伴随,快递、网购、电子礼券等,更多样的礼品形式和更隐蔽的送礼手段,在这个的中秋节开始显露。; G( B; e2 w* w6 b. k* Q6 h
+ A/ b; F5 v, V$ P
记者发现,今年在超市内鲜见的“天价月饼”等高端礼品在电商网站中却被隆重推出,一些深谙“送礼门道”的电商,还针对来自单位的大宗采购推出“政企采购解决方案”,从快递上门到发票选择应有尽有。; U3 l: }- h& @* H1 A
, l* G. ?; `1 T5 J0 g3 D3 T+ n
一家电商的在线客服人员甚至主动向记者支招,“送领导完全可以购买我们的电子礼券,200至5000价位不等,你购买后都不用快递送礼,直接用短信把账号、密码发过去,便利也安全。”5 |# D" M( B4 Z# g& ]
! u4 `# m: o. `; J 送礼的花样翻新,源自社会中送礼风久治难除。但是,自称“以送礼为本职工作”的孟庆却感慨“没有谁天生喜欢送礼”。% L0 k. _7 n5 |% w
& _4 o0 }2 c- t “有时候一个审批要盖十几个章,一个环节无缘无故慢下来,都能拖死你……年年都送今年突然不送,以后怎么再搭上关系……人家都送,你不送,记住你了怎么办……”孟庆说,过节送礼也有“不得不送”的无奈,平日维护好关系,以后办事儿多多少少会有帮助。! o% ~+ {& Y% x
8 d8 s$ @$ [% _% T4 W) K( P6 Z3 _- C
礼与利交换:送礼风折射多重反腐课题
7 H0 D8 {) v- T7 Y& [* p7 l
/ o5 `+ A- `5 q' h3 u# n& g; F* R 中国是节日大国,也有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中正在慢慢变味。节日原本的文化内涵在消减,渐渐成为一些社会潜规则滋生演绎的平台。
5 [: l& C7 i% X! B7 b3 i% Q
0 [# `; c9 W) Z2 {8 j B 作为一家小企业的公关外联人员,孟庆的那句“没有谁天生喜欢送礼”,道出节日里温情脉脉的“礼尚往来”,往往成了暗度陈仓的利益交换。+ y* X( L7 z! K
$ F7 {- X; Z7 [* m# z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事得找人’成了一种社会潜规则,这种背景下,过节送礼无疑成了搞人脉、拉关系的好机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再到如今送礼禁令,中央的反腐动作越发具体,成效明显,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刹住送礼风,还需要解决送礼现象背后的诸多深层问题。
% J- _- Y! S# [
' o, N, P9 G) v/ K “为什么送礼”,“把礼送给谁”,“购礼花费如何报销”,一次公款送礼的完成,往往对应折射出:权力寻租、“一把手”权力过大、“三公”经费监管欠缺等多重反腐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一道道禁令无法根除节日腐败的久病沉疴。; \- j* y9 w& D
0 a0 e8 k, F5 P O: A' U! K “一个手续,能办的找借口不给你办,可以两天办完的给你拖上两三个月,你的损失会更大,‘正常办事’比‘送礼办事’的成本还高,这样的社会形态如果不改变,及时有禁令,送礼现象也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6 z$ U( m/ ~* _9 k5 `8 I& q; x- S0 e* F s' p# e5 w3 `2 }# H }
汪玉凯说,行政审批程序繁冗,无疑增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因此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向市场、社会放权,取消不必要的审批许可程序。$ ?8 M6 ?/ Z+ [# Y/ y/ N
3 l1 P8 m7 j* y& S
专家分析,无论是企业给政府部门送礼,还是公务员系统下级单位给上级单位送礼,礼品终究落到了个人的手中,而他们多是掌握着“一锤定音”权力的“一把手”。因此,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公开,防范公权力私人化。
. l; s4 R0 f8 K9 j- w: Y' l3 L6 a$ h/ l( r3 G
此外,针对送礼中的“公款”,专家表示,改革预算制度,加强“三公”经费监管,实现预算透明化、精细化,管住乱花钱的手则更为迫切。9 Q0 d9 x1 H& D
9 O: J; ]; v/ Q1 u- ^: m
|
|